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调查某三甲医院急性脑梗死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出院、第一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记录出院时抗栓药物并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符合条件的病例170例,平均年龄74(51~95)岁;男92例;CHA2DS2-VASc评分均≥3分;81例HAS-BLED评分≥3分。98例(57.65%)患者出院时接受抗凝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使用抗栓药物(OR=2.497,P=0.039)和会诊建议抗凝(OR=19.842,P<0.001)有助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而出血(OR=0.331,P=0.029)和患方拒绝抗凝(OR=0.006,P<0.001)不利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结论 抗凝治疗存在不足,提高会诊医生的抗凝意识、提高患方对抗凝治疗的理性认识和依从性对改善抗凝不足现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典型的继发性头痛患者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因头痛入院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继发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类头痛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最终诊断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例,脑梗死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病毒性脑膜炎1例,颅内肿瘤1例,低颅压头痛1例,青光眼1例.结论 对于不典型的继发性头痛要提高警惕,进行全面、细致的查体,严密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夜间顿服,6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管的平均血流速较治疗前加快,有显著性差异(t=1.67~8.16,P〈0.05) 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7~7.09,P〈0.05).结论 辛法他汀可改善脑血供,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 例1:患者,男,37岁。患者3d前感头痛、头晕。12h前出现视物模糊,伴眼眶痛。此后出现肢体抽搐,喷射状呕吐。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左侧肢体无力。2h前于急诊科处于昏迷状,双瞳孔不等大,右4.5mm>左3mm。静脉推注20%甘露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梗死急性期启动抗凝治疗的时机,为抗凝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该院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启动抗凝治疗距脑梗死症状出现的时间,并采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分别评价抗凝时机与指南推荐的"4-14"标准和"1-3-6-12"法则的符合情况。采用SPSS 23.0分析抗凝时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170例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74岁(51~95岁);CHA2DS2-VASc评分均≥3分;81例患者HAS-BLED评分≥3分。依据"4-14"标准和"1-3-6-12"法则,分别有44.71%和46.90%的患者抗凝时机较指南推荐存在延迟。依据"4-14"标准分组(0~3 d、4~14 d和>14 d),组间比较显示出血史(P=0.032)、新诊断房颤(P=0.005)、新发出血(P=0.029)、影像学显示脑干梗死(P=0.034)或颅内出血(P=0.007)、会诊建议抗凝(P=0.000)、患方拒绝抗凝(P=0.001)和CHA2DS2-VASc评分(P=0.010)有统计学差异。依据"1-3-6-12"法则分组(0~1 d、2~3 d、4~6 d、7~12 d和>12 d),组间比较显示新诊断房颤(P=0.015)、会诊建议抗凝(P=0.000)、患方拒绝抗凝(P=0.013)和CHA2DS2-VASc评分(P=0.012)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与指南推荐相比,目前抗凝时间有待进一步提前。颅内出血转化、高CHA2DS2-VASc评分、新诊断房颤的患者抗凝时间延迟,会诊医生和患方的支持有助于抗凝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高血压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择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辛伐他汀10 mg,夜间顿服,6周为一疗程;对照组未采用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均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管的平均血流速较治疗前加快,有显著性差异(t=1.67~8.16,P<0.05);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67~7.09,P<0.05).结论 辛法他汀可改善脑血供,是治疗和预防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首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复发的危险性及潜在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98-10~2007-06间于神经内科和小儿科首诊就诊的首次痫性发作病人66例,随访2年,记录有无再次复发,应用Kaplan-Meier乘积限法估算复发率,针对66例首次痫性发作患者,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探讨分析影响首次痫性发作后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66例首次痫性发作患者2年中复发36例,累积复发率为54.5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首次痫性发作后,症状性发作复发的危险性较大;另外EEG异常、首次发作出现在睡眠状态中、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等亦是复发的危险因素,而3~12岁间出现的首次痫性发作复发率较低。结论首次痫性发作的某些临床特点可以帮助判断其复发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河南牡丹叶的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为牡丹叶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对照指纹图谱,考察21批牡丹叶相似度,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批牡丹叶进行整体质量评价。结果:21批牡丹叶H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分析确定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乙酯、芍药苷、鞣花酸和木犀草苷;样品相似度在0.907~0.979,主成分分析将21批样品聚为3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利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简便、可靠,可快速评定河南牡丹叶的品质和一致性,可用于牡丹叶的整体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UAP,病人皆为我院住院病人,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UAP,90例患者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