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开张式双胎垫在治疗磨牙症中与塑料殆垫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自制的开张式双殆垫与塑料殆垫对48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随访9个月。统计治疗结束1个月和9个月时的停止磨牙病例和平均减少的磨牙时间。结果:戴用1个月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6:12,戴用9个月时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10:2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张式双殆垫治疗磨牙症优于塑料殆垫。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后动态监测供受者嵌合状态,因其在判断allo—SCT后转归,提高移植成功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现已成为allo—SCT后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采用STR—PCR方法从分子遗传学上检测嵌合状态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而近年来开展的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混合细胞检测为高,临床指导作用更强。本文就系列特异性嵌合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持续改进护理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23例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29例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持续改进护理前后护理人员PICC相关知识及处理能力改进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感染发生率。结果持续改进护理实施后,本院肿瘤科护士PICC理论知识及感染处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PICC感染发生率为13.82%,观察组PICC感染发牛率为3.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0,P〈0.05)。结论应用持续改进护理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和消除护理不当导致的PICC相关感染,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冒烟型骨髓瘤合并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对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归类也争议颇多,现多认为其属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本院收治1例冒烟型骨髓瘤合并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PBL均以单侧乳腺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病变部位无明显皮肤改变;术前超声检查多为实性占位,2~8 cm大小;病理分型全部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其中7例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为穿刺活检确诊;临床分期IE4例,IIE4例;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包括R+CHOP方案化疗;3例失访,5例存活,中位PFS期为30个月.结论 PBL以DLBCL居多,手术+化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丸控制痛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口服痛风利仙片,别嘌醇片,碳酸氢钠片,疗程为3月;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痛风丸,疗程为1年,观察期为1年.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痛风丸控制痛风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1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R-CHOP化疗方案,对照组在化疗期间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肝肾功能指标,安全性。结果:化疗后,治疗组WBC、NE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和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腹水和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R-CHOP化疗方案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而言,艾迪注射液联合聚...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乙肝宁颗粒中川楝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测定乙肝宁颗粒中川楝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 C18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 ∶7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 ℃。 结果 :川楝素在0.5~5.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11%,RSD为1.91%( n = 6)。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减低硼替佐米剂量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硼替佐米1.0 mg/m2方案治疗MM患者17例,为观察组;硼替佐米1.3 mg/m2方案治疗MM患者16例,为对照组?结果:①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0.59%和68.75%,两组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相比,有效率和完全缓解(CR)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 > 0.05);②观察组坚持治疗4个疗程的依从性为82.35%,要高于对照组的50%,但无统计学差异;③观察组?对照组治疗4个疗程与2个疗程组内比较,有效率有所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的CR率4个疗程比2个疗程都明显升高(P < 0.05),18个月内疾病进展/复发率则明显降低(P < 0.01);④不良反应:减低剂量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减轻,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适当减低硼替佐米剂量治疗MM并不影响近期疗效,可能增加患者完成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CR率,减少疾病的早期进展与复发?  相似文献   
10.
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通过基因遗传的疾病,是红细胞的珠蛋白合成障碍,使得红细胞的结构发生异常,当红细胞通过网状系统如脾脏时提前被破坏,使机体发生溶血性贫血,输血和驱铁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重犁地中海贫血患者输血的目的是输注数量和频次均足以抑制"无效红细胞生成",仅给予必要的输血,尽可能减少铁的过载[1].2005年以来,我院血液科对4岁以上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开始了门诊输血和驱铁治疗,大大方便了患者,减少了费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