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44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组。三组均行后路复位短阶段椎弓根内固定,A组伤椎椎体内植入自体骨,B组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术后12个月A、B组患者伤椎椎体相对高度分别明显高于C组(P均〈0.01)。术后6个月A、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1)。术后12个月时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A、B两组(P均〈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伤椎植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椎体爆裂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带锁髓内钉 ,引进我国治疗下肢骨折已近 10年 ,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 1999~ 2 0 0 1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 (Orthofix)闭合复位或局限切开或切开复位治疗股骨髁及髁上粉碎骨折 2 5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中 ,男 19例 ,女 6例 ,年龄 19~ 5 7岁。受伤原因 :多为暴力伤 ,其中交通事故 18例 ,高空坠落伤 3例 ,直接暴力伤 2例 ,其它原因 2例。多伴有其它部位的损伤 ,除有创伤性休克外合并其它部位骨折的 15例 ,其中胫腓骨骨折15例 ,双侧有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o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Mo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12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12—41个月,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38例、D级64例,无断棒脱钉发生。术中未植骨的36例均出现脊柱不稳、后弓角加大。结论Mo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术中必须给予伤椎植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术后出现颈髓内MRIT2W1高信号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9-01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单开门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治疗的55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经MRI检查39例脊髓内无异常信号(无信号组),16例脊髓内出现T2W1高信号(高信号组).结果 5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检查,随访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伤椎斜交叉椎弓根固定联合传统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取20只新鲜家猪胸腰段脊柱,构建猪胸腰段脊柱骨折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内固定法内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伤椎斜交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采用力学静载荷试验,采集伤椎位移和刚度数据。结果轴向载荷为700、2800N时观察组分别为(3.53±0.06)、(6.58±0.41)mm,对照组分别为(6.53±0.26)、(8.98±0.56)mm,两组相比,P均〈0.05。位移为2.50、4.00mm时观察组轴向载荷量分别为(635±18)、(800±15)N,对照组分别为(420±15)、(635±19)N,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与单用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伤锥交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传统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后伤椎抗轴向压缩能力更强,固定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双股半腱肌与骨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手术可行性、方法及优点。方法2000年5月-2003年5月,关节镜下自体双股半腱肌与骨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32例。男29例,女3例;病程1年16例,半年14例,3个月2例。关节镜下均证实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用施乐辉(Smith Nephew)前交叉韧带重建设备取全长半腱肌与骨薄肌腱,对折成四股,在关节镜下进行重建,内扣器(Endobutton)与软组织挤压钉(Soft Silk Interference Screw)、锚钉(Anchor Screw)、带齿垫环器(Spiked Washer)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28例打软腿、假交锁症状消失;4例偶有打软腿。术前32例有关节痛、肿,24例恢复,6例有改善,2例仍存在。运动范围28例正常,4例分别差20度、10度,X线见内固定物内扣器与软组织挤压钉、锚钉、带齿垫环器位置均好,无内侧不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双股半腱肌与骨薄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肯定,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人工髋臼安放的方法。方法:对15例22个因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骨关节炎的病例,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根据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采用了髋臼外上缘植骨,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等三种方法。术后3、6、9、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以同等条件投照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观察人工髋臼安放的角度及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愈合的情况。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随访时发现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的病例,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接触良好,角度满意,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而髋臼外上缘植骨的病例,术后2年时植骨块与人工髋臼之间出现了透亮带。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在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根据髋臼骨床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安放人工髋臼。特别是在髋臼较浅,而髋臼骨床底部骨质较多的情况下,应采用向内切磨髋臼:加深髋臼后安放人工髋臼。本组病例大部分采取此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手术中应注意不宜切磨髋臼过深,影响到髋臼内壁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