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5年1月~2006年8月,我院对120例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栓塞,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104例,女16例,年龄36~70岁,平均55岁。1.2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必要时经肠系膜上动脉行  相似文献   
2.
中药胃窗液的定性鉴别研究张水娥(附属中医院制剂室)关键词胃窗液,薄层层析,定性鉴别中药胃窗液是我院制剂室自制,用于胃病的B超诊断波。经本院B超室对76例病人的临床应用,结果可行[1]。中药胃窗液主要由厚朴、北山楂等中药组成。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  相似文献   
3.
进行放疗的食管癌病人,多为术后或姑息治疗病人,营养状况差,对放疗不良反应的耐受性降低,部分病人甚至因此放弃治疗.我们2003-06以来,通过对38例食管癌放疗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尤其是营养估算和食物选择的可操作性,明确了病人及家属的配合重点,使大部分病人及家属掌握了放疗过程中进食的注意事项,得到了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提高了耐受性,有97%的病人基本完成了放疗计划.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皮下寄生多房棘球蚴的蛋白质组特征。方法 每只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约600只原头蚴,一月后分离皮下寄生的包囊,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糖原染色,利用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同时提取蛋白质并进行测序、GO基因功能分析和COG分析,最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部分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 皮下寄生的多房棘球蚴呈半透明状,如绿豆大小,包囊内含有囊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包囊中含有子囊,囊中仅有少数原头蚴,且一些原头蚴头节上还带有小钩;囊壁糖原染色阳性,呈粉红色。测序共鉴定203种蛋白质,其中多种蛋白酶的表达水平很高,如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柠檬酸合酶等。在功能上,所鉴定的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和伴侣分子信号通路、能量合成与转换以及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方面,而参与免疫应答、脂质运输与代谢等方面的蛋白质则较少。在丰度较高的前20种蛋白质中,多数为参与糖代谢过程的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VCP、Enolase、14-3-3和β-actin在包囊蛋白中均有不同程度地表达,而GST不表达或表达水平非常低,这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皮下寄生的多房棘球蚴在糖代谢和脂质代谢方面可能发生了明显地改变,这为探索包囊不育的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Tcm-Ec肾动态显像检查在诊断和鉴别移植肾加速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肾移植术后尿量减少患者,根据病理及临床资料最初拟诊分为加速性排斥反应组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分别静脉弹丸式注射99Tcm-EC185MBq后立即以SPECT扫描获得主动脉放射性高峰时间(AMT)、高峰计数(AMC)、移植肾高峰时间(KMT)和高峰计数(KMC).计算K/A、B/K比值,并行诊断性试验.结果 加速性排斥反应组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组K/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K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K/A比值为2.8,用于诊断加速性排斥反应时其灵敏度为89.5%.特异度94.7%.用于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其灵敏度为94.7%,特异度89.5%.结论 K/A比值对诊断和鉴剐诊断肾移植术后加速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有重要参考意义,且K/A比值为2.8时.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6.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更年期常见病,多发病。十多年来,笔者自拟康寿散治疗该病60例,并与尼尔醇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大面积脑梗塞是脑梗塞中较严重的一类 ,笔者通过回顾性总结使用抗凝、扩张血管、血液稀释及目前所用的甘露醇、吸氧、对症四组疗法进行比较 ,全组共 2 48例。结果 :抗凝组 5 7例 ,有效 14例 ,无效 43例 ,有效率为 2 5 % ,死亡 7例 ,死亡率为 12 % ;扩血管组 6 1例 ,有效 14例 ,无效 47例 ,有效率为 2 3% ,死亡 8例 ,死亡率为13% ;血液稀释组 6 4例 ,有效 2 6例 ,无效 38例 ,有效率为 41% ,死亡 4例 ,死亡率为 6 .3% ;甘露醇吸氧对症组 6 6例 ,有效 37例 ,无效 2 9例 ,有效率 5 6 % ,死亡 2例 ,死亡率 3%。结论 :结果提示使用甘露醇、吸氧、对症法治疗大面积脑梗塞 ,其疗效优于抗凝及扩血管疗法 ,(均 P<0 .0 0 5 ) ,与血液稀释疗法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虽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但其有效率高于后者 ,病死率低于后者 ,且付作用少 ,从目前的治疗水平看 ,是较为满意的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