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在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2例肝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其中20例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观察脾切除组与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组手术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含量、NK细胞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IgG和IgA术前与术后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组术后2周、6月和1年血清IgM水平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IgM有显著性差异(P〈0.01)。移植组C3术后明显升高,脾切除组C3值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移植组与脾切除组C3术后3个月至1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切除组术后半年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术前水平,移植组与脾切除组NK细胞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移植组与脾切除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术后3个月至1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肝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的免疫功能较非移植组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409例不同胎龄胎儿的淋巴结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IgG、IgM、IgA检测,认为可将胎儿淋巴结的发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淋巴结原基形成期,大约自妊娠8周开始。此期淋巴细胞来源于胚胎早期肠系膜间充质造血组织。淋巴囊周围间充质组织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5月以来,我们对13例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为20~53岁,平均36岁;病史自数月至11年。8例有肝炎病史,9例HBsAg阳性。13  相似文献   
4.
用99m锝硫胶体为显象剂,对32例自体脾移植患者进行49次Υ照相,以确定脾切除术后自体脾移植是否成活。结果表明移植脾血供重建及单核巨噬系统部分功能恢复,且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与免疫功能检查结果吻合,故用~99m锝硫胶体Υ照相移植脾显影作为脾成活的依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409例不同胎龄胎儿的阑尾进行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①各组胎儿身长与阑尾长度的比值相同,波动于0.064~0.069。②妊娠12周,阑尾已初具消化管层次结构,固有层肠腺  相似文献   
6.
自体脾组织移植成活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9m)Tc硫肢体和~(99m)Tc热变性红细胞作显象剂,对93例因脾外伤和脾亢行脾切除自体脾移植患者行长时间的放射性核素显象随访观察,结果表明86例移植脾组织成活,成活率92.4%。移植脾组织的显象规律是移植术后早期不显影,多在4~6个月开始显影,随之影象放射性密度增高,影象从小至大,逐渐生长,至2~4年左右停止增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