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联合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SandersⅡ型24例,Ⅲ型15例。均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后距下关节面,以2.4mm足舟状骨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通过复查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7例患者术后获12~38(16.8±3.2)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SandersⅢ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8.12(10.2±0.7)周,无畸形愈合发生。Bohler角由术前6.5°±5.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4.1°±4.9°,Gissane角由术前96.4。±5.1。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110.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优17例,良14例,可6例。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尚未观察到创伤性关节炎征象。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后距下关节面,微型锁定接骨板组合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中不仅可以获得满意复位,而且可以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同时减少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胎心率是胎儿健康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超声测量胎心率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在超声胎心仪的研制过程中需要胎心仪信号模拟装置来验证仪器精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胎心仪信号模拟装置,该装置用步进电机驱动小钢珠在水中震动,模拟人体内的胎儿心脏的跳动,通过单片机内的定时器功能改变钢珠震动的频率和幅度,通过震动的钢珠反射超声波,同时使用超声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拟器能够有效模拟胎儿心跳规律,提供所需要的超声回波数据。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发现,牡蛎壳等很多海洋生物外壳等形成矿物质盐的过程与人体实际情况较为接近。 目的:观察天然牡蛎壳纳米体复合型骨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取30只成年大耳白兔,制作双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天然牡蛎壳纳米体复合型骨材料,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医用硫酸钙可注射型植骨材料,植入后2,8,12周进行X射线检查,了解植入骨材料周围组织生长结合情况;于第12周末获得双侧桡骨,利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检测桡骨抗弯曲强度,并利用彩色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成骨情况。 结果与结论:植入后2周,两组骨材料密度较周边正常骨组织呈偏低,缺损与材料间边界清晰,未发现明显骨修复现象;植入后8周,两组骨材料均被较厚软组织全部包裹,实验组血管成分显著减少;植入后12周,两组骨材料紧密结合相邻组织,包裹骨材料的组织质地较韧,二者之间无界线,实验组桡骨表面形态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形态和质地结构方面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区别,对照组仍存在明显投射分界影像。实验组桡骨抗弯曲强度和成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天然牡蛎壳纳米体复合型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可以获得更好的桡骨抗弯曲强度,并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4.
腰背肌筋膜源性腹痛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2004年我们在腰背痛患者中发现36例有不同程度腹痛,行腰背压痛点封闭后腹痛即刻减轻或消失,并按腰背痛治疗后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其中22~30岁15例,31~50岁11例,>51岁10例。1·2临床特点本组均有腰背痛及腹痛,无消化道症状。根据腹痛部位分为脐下胀痛、一侧腹痛、全腹痛3种类型:1·2·1脐下胀痛:本组17例,主要表现脐下正中腹痛,伴腰骶部酸痛,查体于脐下可触及压痛性硬块,腰骶部有轻压痛,腰椎X线片示腰骶角增大。1·2·2一侧腹痛:本组7例,一般与外伤有关,伤后1周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规范、高效的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模式过程中,伦理审查联盟应运而生。相对于已较成熟的伦理委员会,协作审查模式对“年轻”伦理委员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伦理审查联盟中“年轻”伦理委员会在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年轻”伦理委员会审查质量和促进联盟规范、高效运行的措施,为提升伦理审查均质化、加快创新药物临床研究进程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骨外固定架的不断改进及医疗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骨外固定架已较广泛地应用于骨伤领域,尤其在开放骨折、多发骨折、粉碎骨折及骨不连的治疗方面,疗效均优于传统的内固定及牵引或单纯的外固定治疗。我科自1992年以来应用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198例,现报道如下。llk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98例中,男112例,女86例,平均年龄33.5岁。全部病例均有四肢骨折,新鲜骨折169例;开放性或粉碎性或多发性骨折154例,合并颅脑或胸腹脏器损伤者32例;陈旧骨折并骨不连或畸形愈合2例,均采用单侧多功能骨外固定架治疗,…  相似文献   
7.
Kummell病治疗     
Kummell病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轻微外伤患者在短暂的无症状期后出现症状性、渐进性的背痛,活动受限,脊柱后凸畸形和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现代诊断技术的提高,Kummell病的发生率和确诊率逐渐上升,临床上治疗Kummell病的新手段、新思路也日益增多.在没有神经功能损害和椎体塌陷的情况下,保守和微创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若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开放手术则是较好的选择.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避免Kummell病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重视.本文就Kummell病的治疗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 1990~2000年按《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方案》对汕头市疾病监测点内三个级别共5家医院进行检查。结果 1990-200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4.01%(57/1420),其中1995~2000年的平均漏报率(2.20%)比1990-1994年的漏报率(7.73%)明显下降,主要漏报的疾病为梅毒(12.50%)、淋病(11.63%)、麻疹(11.11%)、肺结核(10.42%)。丙类传染病年均漏报率高达21.01%(58/276),主要漏报的疾病为风疹(40.00%)、急性结膜炎(30.00%)、感染性腹泻病(20.83%)、流行性腮腺炎(17.24%)。11年间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综合平均得分为90.18分。结论 监测点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水平逐步提高,但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 ,其内固定的方法虽多 ,但不同的骨折部位 ,内固定的方法亦异。 1998年 1月~ 1999年 10月 ,我院采用梅花针及自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不同部位骨折 86例 ,现就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6例中男 4 6例 ,女 4 0例 ;年龄11~ 78岁 ,平均 4 0岁 ;左侧 66例 ,右侧 2 0例 ;上 1/ 3骨折 12例 ,中 1/ 3骨折 54例 ,下 1/ 3骨折 2 0例 ;开放骨折 12例 ,闭合骨折 74例 ;斜形和螺旋形骨折 36例 ,横行骨折 4 0例 ,粉碎性骨折 10例。行梅花针固定 66例(其中加压钢丝捆扎 8例 ) ,自动加压钢板…  相似文献   
10.
张旭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84-5785
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08年7月~2011年8月在某院行关节置换术患者278例,同时入选该院采用关节镜治疗非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6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D+4 CD25+T细胞比例.结果 关节置换手术组患者手术后CD+4 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CD4 CD25+T细胞比例变化为(1.6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0.1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的感染与假体植入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外周血调节T细胞水平可能成为感染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