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CT椎间盘造影(CTD)诱发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一致性疼痛与腰椎间盘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盘源性下腰痛青年士兵行MR检查后,共对152个腰椎间盘进行CTD,分析CTD分型、对比剂剂量、诱发一致性疼痛与MRI表现的相关性。结果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椎间盘内破裂类型主要为CTDⅡ型和Ⅳ型,其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一致性疼痛具有相关性(P0.01),腰椎间盘MRI表现与CTD诱发一致性疼痛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CTD能够定性诊断腰椎间盘内破裂,进一步确定责任椎间盘;MRI改变可能与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的病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住院号单双方法划分,治疗组(单号)58例,对照组(双号)53例,两组均于出生48h给予经口间断管饲,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小剂量红霉素,观察对比两组以下指标:早期胃肠喂养耐受情况、停止管饲日龄、达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及谷氨酰转肽酶高值。结果:死亡率:治疗组13.8%,对照组13.2%(P=0.937 3);喂养不耐受发病率:治疗组12%,对照组78.3%(P<0.000 1);治疗组停止管饲日龄、全胃肠营养日龄、黄疸持续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及谷氨酰转肽酶(γ-GT)最高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大便数较对照组多(P=0.010 3)。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疗法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来我社区接受自愿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比较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率、生活方式良好率、血糖自测率方面,干预后均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指征方面,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疗法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并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积极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北方荒漠地区驻训军人的营养水平及其变化进行调查,为荒漠地区部队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合理膳食提供改进措施,为提升军人营养水平、维护身体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北方荒漠地区军事训练的36名军人为观察对象,进行连续6 d的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价。采用GJB1636A—2016称重法和体格检查法对军人膳食、体格情况进行调查,按GJB826B—2010和GJB823B—2016进行膳食质量评价;采用握力器所附标准评价握力;抽取受试者空腹全血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等指标检查。结果 该部军人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粮谷类、禽肉、鱼虾类、牛奶、蔗糖、植物油、食用菌摄入量不足,畜肉、禽蛋和水果摄入量超标,大豆和干菜基本没有摄入。训练后体重、体质指数(BMI)、体脂率、腰围明显下降,腰臀比和左/右手握力等均与训练前无明显变化。训练后球蛋白、尿酸、甘油三酯、总蛋白、血糖、血红蛋白、氯、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比积等显著上升,其余指标未发生显著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后军人血清中25-维生素D3的水平较训练前明显上升。结论 北方荒漠地区驻训部队主要的营养问题表现为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原因在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建...  相似文献   
5.
章棋  朱柳  张文丹  韩娟 《全科护理》2020,18(8):968-97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的心理现状。[方法]运用半结构访谈法分析产褥期产妇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状态,再运用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殊时期,剖宫产术后产褥期产妇这一特殊人群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殊时期产褥期产妇心理状况应引起医护高度重视,采用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适当降低病人焦虑、抑郁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分辩CT(HR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4月确诊的COVID-19肺炎患者12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入院后第一次HRCT影像资朴,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疾病程度分为普通型652例、重型272例、危重型328例共三组,观察比较其病变范围、累及肺叶、病灶数目、边界、密度以及毗邻结构受累情况。结果磨玻璃祥病变为COVID-19肺炎典型表现;三组COVID-19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危重型患者高于重型患者,重型患者高于普通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危重型、重型、普通型患者伴有基础疾病的比例分别为78.66%(258/328)、45.59%(124/272)、16.26%(106/65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危重型、重型、普通型悲者病变双肺累及率分别为100%、91.67%、19.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普通型患者跨叶段病灶、支气管兖气征、血管束增粗征、小叶间隔增厚、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分别为14.29%、42.86%、38.10%、23.81%、9.52%,重型分别为63.89%、66.67%、58.33%、66.67%、33.33%,危重型分别为86.96%、100%、86.96%、100%、86.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患者HRCT表现较有特征性,可为临床分型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报道了1985年5月从阿坝自治州患腹泻的牦牛8分粪便标本(表1),用MA104传代细胞分离出4株牦牛轮状病毒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CT腰椎间盘造影术(CTD)诱发的一致性疼痛,研究青年士兵腰椎间盘退变与MRI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盘源性下腰痛的青年士兵行MRI检查后实施CT腰椎间盘造影术,共计造影114个腰椎间盘,分析CTD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诱发的一致性疼痛与MRI退变的相关性。结果:CTD显示诱发一致性疼痛的椎间盘内破裂主要为Ⅱ型和Ⅳ型,其分型、对比剂注射剂量与诱发一致性疼痛具有相关性,腰椎间盘的MRI退变分级与造影诱发的一致性疼痛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CTD能定性诊断腰椎间盘内破裂,进一步确定责任椎间盘。青年士兵盘源性下腰痛的病因可能与MRI上Ⅳ~Ⅴ级退变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