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132名少年儿童血压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7~14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统一标准采集血压及有关数据,用概率单位法行正态性检验,确定血压95%参考值范围,对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行U检验、t检验。结果随年龄增大血压也逐渐上升,各年龄段男女之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血压偏高者其体质指数高于同年龄段中值水平。结论年龄与血压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血压偏高者体质指数都具有较高中值水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中血糖与血清微量元素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例冠心病患者依血糖水平分两组,进行12种血清微量元素测定,旨在探讨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及糖尿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锌、铬、锰、硒、钴元素高血糖组较对照组血清水平为低,呈非常显著差异(P<0.0l);铜、镍元素增高,差异显著(P<0.05);而锶、铁、砷、铅、铝元素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1)。表明部分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及血糖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老年血压与尿酸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0例老年高血压且近两周未服利尿剂等影响血尿酸水平药物的患者和100例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受检者,用尿酸-POD法测定其血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为346.6±87.7μmol/L,较非高血压组的290.73±95.2μmol/L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1)。高血压组伴血高尿酸症者41例,占20.5%,非高血压伴高尿酸症者仅6例,占6.0%,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应常规监测酸水平,高血尿酸者应注意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并与贝那普利比较,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心功能及左心 室肥厚的影响。方法100例年龄≥65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分级1、2级)合并左室肥厚,随机分 为两组,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组50例,贝那普利对照组5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 检测患者脉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并测算左心室重量 指数,对比治疗前后脉压及左心室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脉压由治疗前的63.34±8.8mmHg缩小为 治疗后的49.04±5.5mmHg,对照组的脉压由治疗前的65.54±5.7mmHg缩小为治疗后的56.94±6.0mmHg, 治疗组脉压缩小更显著(P<0.05)。治疗组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及平均左室周边缩短率均高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改变,但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 组比较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疗与单用贝那普利治疗均可缩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脉压,联合应用更显著,改善心功能作用也优于贝那普利单用,研究初步表明贝那普利联用氯沙坦治 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元素与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三年来我们对361例中老年人血清中的14种元素进行了测量,以探讨增龄对血清中元素钙(Ca)、镁(Mg)、锌(Zn)、铜(Cu)、铁(Fe)、铬(Cr)、镍(Ni)、锶(Sr)、锰(Mn)、铅(Pb)、铝(Al)、砷(As)、硒(Se)及钴(Co)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组病人49例,均为我院内科1994年和1995年2年收治的病人。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ZO~55岁,平均37.5岁。发病季节9~11月份。均有与农田杂草接触史。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持续高热39~41℃49例,剧烈头痛47例,四肢酸痛42例,颜面潮红结膜充血48例,皮肤溃疡、焦痴45例,全身淋巴结肿大36例,焦痴附近淋巴结肿大45例,焦痴呈圆形或椭圆形,四周稍隆起,中间为黑色痴皮,隆起部为红晕,0.3~1.2cm,无痛痒,焦痴脱落后形成溃疡,多见于腋下、腹股沟、会阴部和乳房下潮湿有气味部位,也有的在胸背部,共43例。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0.3…  相似文献   
7.
1病例患者男,47岁。2003年9月23日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6小时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4年前因“左眼视网膜脱离”于外院行“左眼外路视网膜复位术”。患Ⅱ型糖尿病1年。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手动/眼前。右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左眼前部检查无异常,晶状体后囊轻度浑浊有血性物粘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负压下劈核联合间断性能量释放技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Ⅳ级以上硬核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例82眼,采用高负压下劈核联合间断性能量释放技术进行白内障摘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超声时间、术后角膜透明度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中超声能量25%~60%;超声时间58~105(平均85±20)s。术后第1d角膜Ⅰ级水肿者28眼,角膜Ⅱ级水肿者45眼,Ⅲ级水肿者9眼,无Ⅳ级水肿者。术后第1d视力0.1~0.25者16眼,0.3~0.5者34眼,术后视力﹥0.5者32眼。术后1wk,矫正视力0.3~0.6者11眼,矫正视力≥0.8者71眼。结论:高负压下劈核联合间断性能量释放技术,是无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仪对硬核型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有利于碎核,操作方便,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