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LA)与开腹阑尾切除(OA)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住并行阑尾切除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组54例,OA组4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LA组仅住院费用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通气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急性阑尾炎都是安全可靠的,相比之下,LA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护民  张成建  李彬 《新疆医学》2010,40(12):30-32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与其他疝修补术式相比,腹膜前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能完全修补耻骨肌孔缺损,具有更低的复发率,现将我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膜前修补术式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并对pT1b期的两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6年3月~2013年4月经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的29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24个月.其中术中发现20例,术后发现9例,6例pT1a期均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位生存期40(5~60)个月;11例pT1b期中的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25(4~36)个月;5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位生存期18(3~30)个月,两种术式术后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PT2期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20(3~26)个月;3例PT3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9(4~15)个月;1例PT4期行单纯胆总管引流,术后3月死亡.结论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率低,对于UGC病例要根据分期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癌pT1b期的手术方式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行胆囊癌根治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两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收住并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1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64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58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45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两种手术方式之间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对治疗腹股沟疝都是安全、可靠的,对不同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及医院条件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文献报告差别很大,6%~76%不等,其病死率高居各种并发症之首[1].所以如何有效的预防腹部术后肺部感染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而造成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危险因素[2],如:吸烟、年龄、肥胖、伴有肺部基础疾病、中上腹部手术、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留置胃管、术后疼痛、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卧床时间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腔镜技术加点抽式浅静脉剥脱法改进原Linton术式 ,达到治疗下肢远端溃疡及大隐静脉剥脱术后复发浅静脉曲张的根治。方法 :术前须行DSA检查 ,用美蓝将曲张浅静脉走行描绘清楚 ,术中先行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 ,后行点抽式表浅曲张静脉剥脱。结果 :本组术后患者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下肢小腿周径由术前 39~42cm缩小至术后的 34~ 35cm ,肿胀明显消退 ,溃疡渐愈合 ,行走恢复如常 ,复发率暂为 0。结论 :此术式具有安全有效 ,操作简单 ,创伤小 ,恢复快 ,易于推广 ,外表美观 ,复发率低等特点而迅速普及于临床。降低了Linton术式所致的创伤大、术后切口愈合延迟、伤口易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漏诊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1993~2003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漏诊治10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占同期收治十二指肠损伤的55.6%(10/16).漏诊原因为(1)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掩盖伤情合并肝脏破裂1例,胰腺损伤 ,胃破裂3例,空肠破裂3例;(2)伤情轻十二指轻微裂伤1例;(3)年轻医生经验不足;(4)手术探查不仔细;(5)早期缺乏特异性检查.结论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漏诊率高,术前重视受伤特点进行腹部平片、CT等检查可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9.
王海波  章久武  吴涛  权良明  张成建 《西部医学》2024,36(6):906-909+915
目的 探讨传统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BPH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前列腺电切术(TURP)组(59例)和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EP)组(6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量表 (IIEF-5)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量(PVR)。结果 TUEP组手术用时、术后尿管拔除时间、冲洗膀胱的时间及在院时间均短于TURP组,出血量少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UEP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尿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Qmax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VR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TUEP组较TURP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IPSS、QOL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TUEP组IP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TURP术相比,TUEP治疗老年BPH的临床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恢复患者膀胱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腹部术后肺部感染(postoperative pulmonary lomplieations.PPC)是指术后发生的有临床表现的肺部异常,并对疾病的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国外报道上腹部PPC的发生率在17%~88%,较常见,据统计确诊为院内肺炎的病例中,3/4发生于术后及应用于呼吸道器械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