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后患者控便能力与肛管压力的关系。方法对16例患者行IPAA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随访控便能力,并检测肛管压力。结果12例获得随访,平均2.3(1.0~4.5)年,患者排便次数在术后1年时明显少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P<0.05);肛管静息压和最大缩柞压在术后1个月、6个月时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在术后1年时已有明显改善,与术前相似(P>0.05)。结论IPAA术后肛管压力的改变可能与患者的控便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CD138、抗凋亡基因ba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10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CD138、bag-1、ER的检测,并收集全部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D13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100%)(P〈0.01);ba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15%)(P〈0.01)。2)CD138、bag-1的表达均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表达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3)CD138与bag-1密切相关。bag-1表达(-)、(+)、(++)、(+++)时CD13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35.3%、34.5%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38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bag-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均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ER表达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乳腺癌激素治疗的判断意义不大;CD138与bag-1关系密切,随着bag-1阳性表达率增高,CD138阳性表达率下降,二者呈负相关。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联合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一种生物学标记,并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与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99mTc—MIBI显像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42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于同步放化疗前行^99mTc—MIBI肺显像,并对所摄取比值行半定量分析。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同步放化疗两组早期相肿瘤/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R)和延迟相肿瘤/正常肺摄取比值(DR)、滞留指数(RI)之间的差别。结果^99mTc—MIBI显像结果中,同步放化疗有效组的ER、DR平均值及RI中位值均显著高于同步放化疗无效组(P均〈0.05)。结论^99mTc—MIBI显像在预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使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观察多种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补体C3、C4等水平变化,监测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通过EORTC制定的QLQ-C30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大部分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1天及对照组患者(P0.05);免疫功能血清指标CD4~+、CD4~+/CD8~+、IgG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血清EGF、IGF-1、IL-17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CRC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起效机制可能在于通过抑制血清中EGF、IGF-1、IL-17水平而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探讨CRT+VMAT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放疗科治疗的1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两种治疗计划,CRT+VMAT方案,CRT计划设置为切肺最少的两个切线野,并添加合适角度的动态楔形板,VMAT计划射野为一个弧,弧的起始角度和终止角度和CRT计划的两个切线野角度一致,并且去掉中间80度的弧,两侧各设置50度的弧,CRT和VMAT准直器角度一致,治疗床角度均为0°。第二种方案为CRT+IMRT方案,CRT与CRT+VMAT计划的CRT计划相同,IMRT计划为两切线调强野,射野角度和CRT计划一致,CRT和IMRT准直器角度一致床角均为0°。[结果] 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适形指数、均匀指数好于CRT+IMRT计划(P=0.000、0.022),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最小值大于CRT+IMRT计划(P=0.008),CRT+VMAT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中位值小于CRT+IMRT计划(P=0.003),两种计划靶区的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CRT+VMAT计划的对侧肺Dmax、D5、双肺V30、V20、V10、V5、同侧肺V30、V20、V10、V5、心脏V10、食管Dmean、脊髓Dmax、对侧乳腺Dmean、D5,高于CRT+IMRT计划。CRT+VMAT计划的心脏V20、心脏V30、皮肤Dmean、皮肤D5与CRT+IMRT计划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正常组织,CRT+VMAT计划的V5大于CRT+IMRT计划(P=0.023),其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CRT+VMAT计划和CRT+IMRT计划单次计划中各射野MU累加之和分别为282±21、512±118(P=0.000)。[结论] CRT+VMAT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优于CRT+IMRT技术,对于皮肤和正常组织的受量,两种技术无统计学差异,但危及器官的受量,CRT+VMAT技术略高于CRT+IMRT技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5岁.2008年1月因吞咽乏力行上消化道造影发现食管上段狭窄,胃镜检查见食管入口狭窄,进镜困难.2008年2月1日在全麻下行全咽喉、全食管切除,咽-胃颈部吻合术,气管造瘘术.术后病理报告:(1)食管髓质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侵透肌层达纤维膜,并与气管壁纤维性粘连.肿瘤累及环后,未累及双侧声、室带、喉室、会厌、双侧梨状窝、双侧襞裂及贲门,胃切缘及气管下切缘未见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99Tcm-MIBI显像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53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化疗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9例和无效组(病情稳定+疾病进展)14例,于化疗前行99Tcm-MIBI肺显像,静脉注射99Tcm-MIBI740MBq后10—30min及2—3h分别行早期及延迟显像,分别获得早期相肿瘤与正常肺组织摄取比值(ER)和延迟相肿瘤/正常肺摄取比值(DR),计算滞留指数(RI)。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ER、DR和RI之间的差别。结果99Tcm-MIBI显像结果中,化疗有效组的ER、DR分别为2.33±0.21、2.44±0.19,均显著高于化疗无效组的2.02±0.31、1.86±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1、-6.724,P均〈0.05)。化疗有效组的RI中位值为5.31%,高于化疗无效组的-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2,P〈0.05)。结论99Tcm-MIBI显像在预测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不同营养支持途径护理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12 月—2020年12 月于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00 例行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采用的不同营养支持途径进行分组,每组50 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EN 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患者为TPN 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前血蛋白(PAB)、转铁蛋白(TRF)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均较术后1 d 显著升高(P < 0.05),EN 组明显高于TPN 组(P < 0.05);EN 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TPN 组(P < 0.05);EN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TPN 组为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1 d(P < 0.05),EN 组明显高于TPN 组(P <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及CD4+/CD8+ 值均较术后1 d 显著升高(P < 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具有改善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作为结肠癌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营养补充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