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美国史学理论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美国史学理论取向张广勇当代美国史学理论虽然五花八门,但却有其基本取向:一是由下而上的理论取向;二是世界主义的理论取向。推动美国史学理论取向转变的力量是科学的突飞猛进、工业化的发展、大众社会的兴起和全球性世界联系的形成,它们不但引起了历史学的激烈变动...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强调历史学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而且体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它要求历史学家象其他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一样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其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它要求史学家  相似文献   
3.
放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在某些特殊种类或特殊部位的肿瘤治疗中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射线本身也可能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副损伤,尤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更为常见,严重者可能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措施及效果有限。本文对放疗后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腔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处理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腹部并发症中的作用,及与常规剖腹探查手术相比有何优势。方法:用腹腔镜对常规剖腹安置腹腔分流管术后分流失效的11例患者诊断梗阻原因,发现分流管被大网膜包绕7例、盘曲并粘连于膈肌上2例、包埋于腹腔假性囊肿内2例,在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和调整分流管末端使其保持通畅,对于分流管包埋于腹腔假性囊肿内的2例患者,腹腔镜下电灼切开囊壁、吸除囊液,最后切除囊壁。在腹腔镜下证实通畅无阻后,将分流管腹腔端安置固定自制的多孔硅胶套管内,放置于肝膈间隙,固定于膈肌肝面上。结果:术后分流管保持通畅,症状减轻,CT显示脑室较术前缩小,配对计量t检验,P<0.05。结论:该方法与常规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能观察到的空间大,便于明确梗阻的部位、梗阻原因及分流管固定于膈肌肝面,可确切地观察到调整后的分流管在腹腔内是通畅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