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希栓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29-130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中专病理学教材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阐明是围绕一条主线进行的。首先从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概念入手,接着论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然后描述其病理变化,再者是阐述其病理与临床的联系,最后介绍它的转归和结局,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材主线的“五步曲”。让学生首先认识教材编写主线的五部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转入自觉运用这些科学的、正确的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教材主线组成的五个部分的自身规律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从而达到提高病理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和实验中发现,某些情况下缺血组织器官中重新恢复血流后,其功能不仅没有随着血流的重新灌入而改善,反而使原损伤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是否出现及严重程度和缺血时间长短,组织器官代谢水平、侧支循环,对缺血的耐受性密切相关,其次,钠、钙增多可是其发生的诱因,而高钾、高镁、低压、低温可减轻再灌注损伤。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主要与钙超载、氧自由基、白细胞浸润、无复流现象有关,根据其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指导临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制作在体系统病理解剖标本,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提高病理解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方法:根据病理解剖学的实验内容,选取已确诊的典型病尸,经过灌注固定、脱水、浸油、剥离制作及裱装封存等严格的标本制作步骤与方法,制得在体系统病理解剖标本。结果:用在体系统病理解剖标本代替传统单一离体的病变器官标本运用于实验教学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激发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兴趣感,启发了他们的联想力,达到病理与临床密切联系。结论:在体系统病理解剖标本用在病理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又能运用于病理生理学某些理论教学。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解剖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形态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借助大量形象直观的解剖图、便于观察的模型及采用声色并茂的多媒体进行教学~([1])。由于人体结构的知识点多,内容枯燥、记忆量大~([2]),学生接触尸体标本机会少,对解剖结构记忆不牢,滋生厌学、畏难情绪~([3])。如何把握当今高职学生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活动教学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4]),  相似文献   
5.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流动和变形的规律以及对血液循环乃至整个机体产生影响的一门科学。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许多常见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如休克、发热、炎症等,患者均出现明显的血液流变形障碍(disturbance of hemorheology),其发生原因很多,发病环节及机制也较复杂,本文着重从白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能力增强,白细胞的趋边、变形能力的异常,白细胞数目的增多以及白细胞与微循环的相互影响等四个方面,阐述白细胞在血液流变性障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