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急性胆囊炎由于局部炎症粘连重、手术操作困难,易出现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等情况,一度被列为LC的禁忌症,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有关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我院2006年7月——2008年6月对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了LC,未发生胆漏、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巧秀 《当代医学》2009,15(21):40-40
植入性胎盘是分娩期内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穿透性植入胎盘引起子宫破裂。不仅出现在分娩过程中,而且在妊娠中后期也可能发生。现将我院一例妊娠植入性胎盘自发子宫破裂合并DIC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晓莲  张巧秀  廖小菊 《中外医疗》2008,27(36):127-127
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而产科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孕产妇的血液、羊水、尿、恶露、分泌物等,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加之在接生、治疗、接触锐器物、注射、抽血、清洗器械等操作时,均有皮肤损伤的可能, 锐器刺伤是导致职业性感染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两种引产方法 的临床反应.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13~26周),合并疤痕子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 两组对象均有剖宫产史,无术后发热及感染病史,均行B超检查原子宫切口处愈合良好并确定孕周.引产前常规检查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所选对象均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依沙吖啶用药禁忌证,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孕产次、孕周,前次剖宫产距本次引产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引产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镇痛在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临产初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自愿要求镇痛,采取硬膜外腔置管接镇痛泵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不愿使用镇痛分娩的产妇为一组。通过产妇的主诉产痛程度,统计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p<0.005),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0.010.05)。结论硬膜外腔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同时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轻产妇分娩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抚触技巧对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导乐分娩配合抚触技巧200例为观察组,非导乐分娩配合抚触技巧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程及产后出血量。结果及结论导乐分娩配合抚触技巧明显优于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计划分娩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94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第一次用药后引产有效率米索组高于催产素组(p〈0.05)。两次用药后米索组总有效率仍高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米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巧秀  王静 《现代保健》2010,(35):73-74
目的观察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两种引产方法的临床反应。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13~26周),合并疤痕子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两组对象均有剖宫产史,无术后发热及感染病史,均行B超检查原子宫切口处愈合良好并确定孕周。引产前常规检查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所选对象均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依沙吖啶用药禁忌证,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孕产次、孕周,前次剖宫产距本次引产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引产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巧秀 《当代医学》2010,16(21):98-99
目的探讨产科DIC的临床发展过程及治疗、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例产科DI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科DIC病人经抢救治愈或者死亡。结论早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抢救、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合理用药、严密观察病情是降低产科DIC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