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联合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对肝功能、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0例,被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美他多辛片或美他多辛联合营养支持治疗4周,后者为给予35~40 kcat·kg-1·d-1的热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ALT、GGT和TBIL水平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和TT均明显缩短,FIB显著升高;治疗前,两组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BC、HGB和HCT均显著上升,RDW和MCV显著下降;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LT显著上升,MPV和PDW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以上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支持联合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提示营养支持治疗可能更重要,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α1治疗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6例C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应用胸腺肽α11.6 mg/次,2次/周,皮下注射,持续6个月;同时肌肉注射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口服利巴韦林0.4 g/次,2次/d。对照组20例,仅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用量、用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CD8+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α1治疗CHC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随着抗病毒、免疫调节的治疗,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经外周静脉移植治疗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65 例, 分为干细胞组 34 例, 其中 Child-Pugh A 级 13 例、 B 级 14 例、 C 级 7 例, 在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对照组 31 例, 其中 Child-Pugh A 级 11 例、 B 级 13 例、 C 级 7 例, 给予常规保肝治疗。于治疗后 2、 4、 12 及 24 周观察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 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Child-Pugh A、 B 级患者干细胞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Child-Pugh C 级患者 2 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改善情况: Child-Pugh A、 B 级患者干细胞组白蛋白 (ALB)、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治疗后 2、 4、 12、 24 周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干细胞组于 12、 24 周均较对照组升高; 干细胞组胆碱酯酶 (CHE) 治疗后 4、 12、 24 周均较治疗前升高,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组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总胆红素 (TBI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组 Child-Pugh C 级患者治疗后 ALT、 AST、 TBIL、 ALB、 CHE、 PTA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经外周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 Child-Pugh A、 B 级患者的疗效优于 Child-Pugh C 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CIK)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免疫平衡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为观察组,在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的同时联合DC-CIK免疫治疗方法;另选择健康志愿者2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T细胞亚群、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甲胎蛋白的水平变化,并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3~+CD56~+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D8~+、CD4~+/CD8~+比值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8~+、CD3~+CD56~+、CD4~+/CD8~+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γ干扰素高于治疗前,但低于对照组,IL-4低于治疗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评估观察组生活质量,其中提高19例,稳定6例,下降5例,总提高率为63.3%(19/30)。结论 DC-CIK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机体的免疫平衡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带瘤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DEACMP患者8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亚低温治疗。每组均接受3个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脑电图(EEG)异常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vs.72.5%,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P<0.001),CD8+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郭力红  张岁  刘静  李保欣  段卫  佟立新 《河北医药》2011,33(14):2162-2163
慢性乙型肝炎(CHB)由于病毒持续复制及免疫功能紊乱使肝细胞不断受损害,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是通过竞争脱氧腺苷三磷酸底物,使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链终止而抑制病毒的复制[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2例,分为脐血干细胞组20例,给予脐血干细胞治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22例,给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组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2组移植前及移植后2、4、12、24周生化指标、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干细胞移植后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较移植前升高(P<0.05),移植后24周总胆红素较移植前降低(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移植后各时间点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4周后,2组食欲、乏力、腹胀及腹水情况均较移植前改善,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脐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How to make more transplanted bone marrow stem cells stay and differentiate in the liver is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is also crucial for treatment of liver cirrhosis via the hepatic artery.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via the hepatic artery on liver cirrhosis. METHODS:Thirt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equivalently randomized into normal contro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model groups. Animal models of liver cirrhosis were made in the latter two groups. Then, model rabbits in th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via the hepatic artery. Liver function of rabbits was detected in 1, 2, 4, 8, 10 week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pathological detection of the liver was performed in the 10th week. RESULTS AND CONCLUSION:At 10 weeks after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 liver function of the rabbits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including reduced activities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total bilirubin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shortene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nd increased albumin level (P < 0.05).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liver showed that the liver cells in th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intact with no obvious edema and still had the structure of the pseudolobule, and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degree of liver fibrosi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via the hepatic artery has a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 on liver cirrhosis by increasing the body albumin content in a short time and improving the liver func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恩替卡韦制剂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1年7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5例,其中54例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润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51例服用恩替卡韦片(博路定)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变化的差异,以及12周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BV DNA载量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第12周HBV DNA载量<500 copies/ml的比例为72.22%(39/54),对照组为72.55%(37/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86);与治疗前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下降至(66.59±10.78)μmol/L、(68.32±11.57)U/L和(46.77±18.82)U/L,血清白蛋白上升至(37.18±4.29) g/L,PT缩短至(15.34±1.28)s,对照组上述指标变为(65.32±9.18)μmol/L、(67.07±9.62)U/L、(44.17±14.18) U/L、(37.51±4.30) g/L和(15.68±1.27)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末,两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31.48%(17/54)和31.37%(16/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P=0.8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郭力红  张岁  刘静  李保欣  段卫  佟立新 《临床荟萃》2011,26(14):1224-1227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致敏的自体树突细胞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组)与单用阿德福韦(阿德福韦组)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对照观察其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效应.方法 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4、12、24及48周末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相应时间点的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 CHB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治疗后两组间改善值基本相同;HBV DNA改善值联合组从治疗12周末起明显高于阿德福韦组(P<0.05),在治疗48周末两组改善值基本相同.联合组IFN-γ水平在24周达到高峰,联合组在12、24周末明显高于阿德福韦组(P<0.05),阿德福韦组IL-4在12、24周末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两种治疗均能使机体免疫部分恢复或增强,联合组有明显优势,这种作用可能是随着治疗后病毒载量下降和CD4+T淋巴细胞活性的重建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