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姜黄素(Cur)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小鼠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DTPI)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姜黄素4和8 mg/kg干预组(Cur 4,Cur 8),每组10只。磁铁压迫法构建深部组织损伤模型,每隔48 h于创面注射姜黄素,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HE染色观察伤口愈合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VEGF-α、TGF-β、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伤口逐渐恶化,病理学改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Cur 8组伤口愈合明显加快(P<0.05);Cur 8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新生血管密度增多。Cur 8组TNF-α、IL-6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IL-10、VEGF-α和TGF-β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Cur 8组VEGF-α、TGF-β、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小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DTP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及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铁胺对深部组织损伤(DTI)小鼠巨噬细胞极化和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54只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I对照组、2 mg/mL去铁胺组、20 mg/mL去铁胺组, 每组18只。采用磁铁压迫法在小鼠背部制造DTI, 从伤后1 d开始, 每隔1 d在创缘皮下注射100 μL生理盐水或相应质量浓度的去铁胺溶液, 直至取材;另取6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取3组DTI小鼠, 每组6只, 于伤后3、7、14 d观察创面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于其他组伤后3 d取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皮肤组织(下同)和其余3组小鼠伤后7、14 d创面组织, 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取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皮肤组织和其余3组小鼠伤后7 d创面组织,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CD206和CD11c阳性面积百分比,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206、CD11c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取正常对照组小鼠正常皮肤组织和DTI对照组、20 mg/mL去铁胺组小鼠伤后3、7、14 d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CT灌注(CTP)及CT血管造影(CTA)一站式低剂量多模态CT评价慢性脑缺血(CCH)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改变,并分析CCH的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应用640层容积CT对266例临床拟诊CCH的患者进行全脑CTP检查,经后处理得到各个供血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和延迟时间(DT)等灌注参数以及CTA图像,以患侧/对侧算得相对比值(rCBF、rCBV、rTTP及rDT值),并分析各患者脑血管的狭窄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侧与健侧大脑半球各个灌注参数的差异,成组t检验分析灌注不足组与灌注正常组之间各个灌注参数相对值的差异,秩合检验分析灌注不足组与灌注正常组患者供血血管狭窄程度之间的差异;并对灌注不足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灌注不足组184例,CTP示两侧大脑半球灌注不对称,患侧CBF、CBV低于对侧,而TTP、DT高于对侧,各灌注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循环灌注不足98例,后循环灌注不足61例,多供血区灌注不足25例;②灌注不足组rCBF、rCBV相对值低于灌注正常组,而rTTP、rDT高于灌注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3、-3.862、2.790、4.558,P<0.01);③184例灌注不足组患者中,血管评估显示轻度狭窄24例,中度狭窄47例,重度狭窄65例以及闭塞48例;82例灌注正常组患者中,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5例及闭塞2例,2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在灌注不足组患者与灌注正常组之间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的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高血脂是脑灌注不足的危险因素。结论:多模态CT不仅可以显示脑血管狭窄程度,而且还可以直观和定量反映CCH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为CCH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筛查中的应用及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9日至2月1日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35例,分为CT阳性组(肺部有渗出)31例和阴性组(肺部无渗出)4例。记录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患者数量以及在2组的分布情况,探讨CT阳性组的病灶位置、分布及形态学特征。结果:在所有35例患者中,CT阳性患者占88.6%(31/35),武汉旅居史占31.4%(11/35),本地确诊患者接触史占31.4%(11/35),无明确流行病史占37.1%(13/35),发热占88.6%(31/35),胃肠道症状占11.4%(4/35),白细胞计数下降占17.1%(6/35),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占37.1%(13/35)。CT阳性组发病时间4(2,7)d,明显大于CT阴性组的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31例CT阳性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两肺分布29例(占93.5%)。31例患者共计471个渗出灶:病灶下肺分布占67.3%(318/471),其他肺叶分布占36.7%(173/471);肺野周边分布占75.4%(355/471),背侧分布占76.4%(360/471)。所有病灶中,4.9%(23/471)伴有晕征,铺路石征占2.5%(12/471),反晕征占1.9%(9/471)。12.9%(4/31)患者伴微少量胸水(双侧2例,单侧2例)。结论:胸部CT检查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早期尤其是发热时间≤2 d的患者胸部CT检查可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他扎罗汀凝胶治疗深部组织损伤的效果,观察创面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磁铁压迫法建立小鼠深部组织损伤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他扎罗汀组于深部组织损伤部位sc他扎罗汀凝胶0.2 mg,康惠尔组sc康惠尔凝胶0.2 mg,每隔48 h注药1次。拍照测量第1、3、5、7、10、12、14天治疗后的创面愈合面积比;第14天创面取材,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结构改变;Western blotting、RT-PCR法检测组织中VEGF-α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建模后第10、12、14天,康惠尔组和他扎罗汀组的创面愈合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他扎罗汀组成纤维细胞较多,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与阳性对照康惠尔组结果基本一致;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他扎罗汀组中VEGF-α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扎罗汀凝胶能促进小鼠深部组织损伤的愈合,提高创面中VEG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