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453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42篇
  9篇
中国医学   247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疾病一般为黏膜念珠菌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最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从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入手,探究其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成为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药的突破口,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但白念珠菌病也常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呈现内脏念珠菌病。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便是白念珠菌,占已统计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66.19%~([1])。而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卒中是造成吞咽困难的首要病因,吞咽困难是卒中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了解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病机制对于早期识别、采取吞咽策略及康复方法十分重要。文章介绍了吞咽正常生理过程及其中枢及周围神经支配、吞咽困难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机制和神经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3.
4.
5.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明确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在X线透视影像学上的表现及特点.方法对5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X线电视透视检查,记录异常表现,测量定量参数.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所有吞咽器官都表现功能异常,口期吞咽异常者46例,咽期异常者56例.与正常组对照,误吸组喉上抬幅度、速度降低,环咽肌打开宽度减少,吞咽潜伏期延长.34例存在误吸.误吸与舌运动减弱(P=0.021)、舌与硬腭接触不良(P=0.021)、声门关闭不全(P=0.011)、喉上抬慢且幅度降低(P=0.003)、吞咽延迟(P=0.001)及穿透(P=0.000)有关.结论脑卒中可损伤所有参与吞咽的器官,咽期吞咽更易受损,舌肌无力、声门关闭不全、喉结构上抬差及吞咽延迟可造成误吸.  相似文献   
6.
健康儿童抗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的观察北京市第二医院儿科(100031)吴金屏,吴家懿,丁振英特异性皮肤试验是诊断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科于1991年6~12月对226例健康儿童以10种常见吸入抗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发现有阳性反应。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以局部皮肤簇生水疱、痛如火燎为特点。近年来,笔者用中草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12例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MTS1/p16抑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RT-PCR方法从人胎盘中扩增多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全长cDNA片断,克隆测序后,亚顾隆入哺乳动物高铲表达质粒pCEP中。将表达质业转染两种遗传背影不同的吕颈癌细胞系,发现外源基因MTS1/p16基因的导入对HP〖V阳性的宫颈癌细胞系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出现细胞滞留G1期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识别中国大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危地区,探讨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与COVID-19空间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6日至2020年2月29日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除湖北省)的COVID-19发病资料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资料,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贝叶斯空间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30个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12 934例,发病率范围为0.03/10万~2.10/10万,全局Moran’s I =0.35(P<0.05)。COVID-19高风险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相邻省份和经济发达的省份。城乡人口比重、湖北流出人口比例与COVID-19发病风险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变量的后验估计相对风险分别为1.1012(95%CI:1.045 8~1.1598)和1.0394(95%CI:1.0080~1.0713)。环境因素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19发病风险与城乡人口比重、人口流动有关,与环境因素几乎无关,提示不同环境的国家和地区同样面临COVID-19风险,应做好应对准备,可通过实施封闭和交通管控等措施防控COVID-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