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基因分型对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预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情和抗病毒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作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APP mRN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中淀粉样蛋白前体 (APP)的 mRNA水平,并探讨该基因在A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APP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将PCR扩增目的片段用AT克隆的方法克隆入T载体,重组质粒经筛选、鉴定后,作为阳性模板,用于标准曲线的制定和样品检测。用该方法检测30例AD患者和 23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外周血中APP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应用重组质粒制作的定量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AD组APP基因平均表达水平为(2.54×105±1.53×105) copies/μgRNA,高于对照组(6.03×104±7.58×105)copies/μgRNA(P<0.001)。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AD患者APP mRNA水平的方法较常规PCR技术更为简便、快速、准确。用该法测得APP在AD患者外周血中的mRNA水平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改进反向斑点杂交的操作方法,探索更为简便快捷的实验流程.方法 优化杂交液Ⅱ的组分,使用HPV基因分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和HBV基因分型三个试剂盒验证改进的实验方法.结果 HPV基因分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和HBV基因分型试剂盒的实验结果证实,使用优化后的杂交液Ⅱ,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在杂交温度能够有效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制一种基于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多药耐药变异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针对HBV P开放阅读框逆转录酶编码区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并设计内标和对照探针,制备HBV检测膜条,构建克隆,最后采用已构建好的克隆和5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与测序做比较.结果 克隆和50例临床样本均成功检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多药耐药变异的核酸检测试剂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针对HBVP开放阅读框逆转录酶编码区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并设计内标和对照探针,制备HBV检测膜条,构建克隆,最后采用已构建好的克隆和5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与测序做比较。结果克隆和50例临床样本均成功检出,反向点杂交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8%。结论本试剂具有低成本、准确度好等优点,在HBV感染辅助诊断和合理用药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湘潭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流行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对HBV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评价。方法用HBV基因分型试剂对湘潭地区95例HBV感染者的样本进行检测,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BV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结果与测序的符合率为100%,湘潭地区HBV各种基因型分布比例:B型占74.74%。C型占11.58%,B、C型混合感染占13.68%。无症状携带者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之间HBVB型和C型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慢性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C型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HB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是准确、简便的,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湘潭地区流行的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其中B型为优势基因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拉米夫定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YMDD基序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方法学评价&#65377;【方法】 提取2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经聚合酶链反应后进行膜条杂交并同测序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随后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混合感染检测能力的评价&#65377;【结果】 242例样本检测结果有236例与测序结果相符,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结果同测序结果的符合率达97.5%;混合型感染58例,占样品总数的24%&#65377;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 YMDD基序变异的灵敏度达103 IU/mL,在病毒混合感染群体中能检测出约占10%的突变型病毒株&#65377;【结论】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 YMDD基序变异具有简单&#65380;准确&#65380;经济实用的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65377;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十年间,多种分子诊断方法应用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包括微阵列法、直接测序法、电泳或者杂交的方法等.本文拟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检测靶标基因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比较及未来临床应用前景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相关基因染色体定位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涉及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代谢失调、慢性病毒感染等,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对AD患者染色体各区域进行相关致病基因的筛查和定位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D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染色体的定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膜反向斑点杂交法在广东人G6PD基因6种常见突变同步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G6PD/6-PGD酶活性比值法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应用多重PCR方法扩增G6PD基因目的片段用Premier Primer6.0软件设计和优化针对广东人常见6种G6PD基因突变型的特异性寡核甘酸探针,用乙基-3-二甲氨基丙碳二亚胺(EDC)法处理尼龙膜并固定探针,制成G6PD基因突变检测用膜条多重PCR扩增产物与固定在膜条上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通过显色反应判读结果以G6PD基因测序为金标准,对膜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评价。【结果】 26例标本中膜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95 A→G突变型5例,1024C→T突变型3例, 1376 G→T突变型8例,1388G→A突变型7例,392 G→T突变型1例,未发现1311C→T突变型,有两例检测为阴性膜反向斑点杂交法未能测出的2例标本经基因测序证实存在392G→T突变,其余24例膜反向斑点法与基因测序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92.3%(24/26)。【结论】 在优化探针设计和杂交条件前提下,膜反向斑点杂交法可用于广东人G6PD基因6种常见突变型的同步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