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生物素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根据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27.7±8.88 vs 9±3.1,P<0.05)。MVD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组(30.7±4.7 vs 22.2±7.5,P<0.05)。淋巴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9.6±4.8 vs 20.5±4.8,P<0.05)。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25%,iNOS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显著高于Ⅰ、Ⅱ期组29.41%(P<0.05)。淋巴转移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65.79%,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0.00%(P<0.05)。iNOS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iNOS阴性表达组(30.0±5.4 vs 24.0±6.0,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iNOS表达促进了鼻咽癌血管生成及颈淋巴结的转移。测定MVD及iNOS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简称骨MFH)。1972年由Feldman首先报告,发病率仅为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0.5~2%。国内近十年来报告40余例。本文就省肿瘤医院近年来经病理证实的八例完整资料分析讨论(附  相似文献   
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35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入选7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男42例、女28例;年龄22~76岁,平均42.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及疾病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减少输异体血的危害;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病人中3例用贮血自体输血法,24例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法,27例用术中血液回收法,与对照组27例择期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输血反应,无感染,与对照组相比用库血量大大减少,(P>0.05);结论:3种自体输血法各有特点,用于骨科手术安全可行,不仅可节约血资源,而且避免了输血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案上肢手术喙突下臂丛麻醉的效果。方法:喙突下臂丛麻醉患者64例,随机分为3组,3种方案给药,方案①20例1%利多卡因30ml;方案②24例1%利多卡因20ml+0.25%布比卡因10ml;方案③20例1%利多卡因10ml+0.25%布比卡因20ml。测定麻醉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程度。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麻醉结果,优良率皆达100%,起效时间、完善时间方案②及③皆长于方案①;持续时间方案②及③皆较方案①明显延长,各为其2.8倍及5倍,3组皆无不良反应。结论:3种方案皆安全有效。方案①麻醉起效快、短;方案②及③起效稍慢但持久。为临床不同时间手术选择不同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别采用mPCNL(96例)、URL(98例)治疗.结果 mPCNL组手术均获成功,结石清除率为98%;URL组,其中92例手术获得成功,6例失败,2例因输尿管狭窄无法上镜,3例因为结石被冲入肾内无法碎石,1例因出血影响视野而未继续取石,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为69%.mPCNL组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URL组(P<0.05).mPCNL组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术后发热2例,输尿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5%;URL组术后出血1例,术后发热4例,输尿管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7%.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其优缺点,就结石清除率而言,mPCNL明显优于UR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260例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高宝霞  浦江  张国顺  高华  冯福民 《肝脏》2012,17(10):700-703
目的探讨汉族成人IL-6基因多态现象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方法收集11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61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进行IL-6-572C/G和-597G/A基因分型。结果 CHB组IL-6-572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AHB组(χ2=8.627,P=0.003)。与CC基因型相比,CG和GG基因型携带者发生慢性化的危险性升高(ORCG=2.024,95%CI:1.009~4.065;ORGG=3.367,95%CI:1.169~9.709)。结论 IL-6-572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携带-572GG基因型的乙型肝炎患者易发生慢性化。  相似文献   
9.
饶立  高国芬  张惠琴  梁亚 《贵州医药》2007,31(3):251-251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遇到睡眠呼吸异常问题.刘玺诚等[1]对我国8个城市2~12岁儿童睡眠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27.1%,其中睡眠频繁鼾症的发生率为5.7%,睡眠呼吸暂停为0.4%,表明睡眠障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并发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260例,其中并发肝衰竭患者76例为肝衰竭组,未并发肝衰竭患者184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血清肌酐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组血清白蛋白水平[(19.51±7.86)g/L]低于对照组[(22.35±7.24)g/L](P0.05),总胆红素[(86.29±46.57)μmol/L]、纤维蛋白原[(2.08±1.35)g/L]、尿素氮[(11.52±5.47)mmol/L]、肝功能Child-Pugh评分[(14.11±0.67)分]及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发生率(65.79%、55.26%、72.37%、40.79%、31.58%)均高于对照组[(63.41±52.16)μmol/L、(2.63±1.24)g/L、(9.68±6.63)mmol/L、(10.63±1.26)分,46.74%、34.24%、53.27%、25.00%、17.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升高(OR=1.247,95%CI:1.583~2.562,P=0.028)、上消化道出血(OR=1.215,95%CI:1.022~1.048,P=0.021)、腹腔积液(OR=2.639,95%CI:0.426~3.463,P=0.037)是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并发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升高、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是HB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并发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