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测量了儿童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及鼻咽部矢状径(N值),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儿童年龄分为两组:A组1~7岁(n=42),B组8~14岁(n=31)。结果所有儿童正常鼻咽部气道矢状位均呈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后缘光整连续。A组及B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均数大小分别为9.23±4.85mm和9.56±4.74mm;MN值范围两组分别为0.2~0.58和0.21~0.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MPR显示,1~14岁健康儿童鼻咽腔矢状位呈弓向上镰刀形,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N≤0.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减影脑血管成像烟雾病患者,共18例。对整个头部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数据,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减影血管图像。结果减影图像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动、静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特别是对烟雾病异常颈内动脉和脑底血管网显示。本组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占100%;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占61%,左侧颈内动脉狭窄占17%,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占22%;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39%(其中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占17%;双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占39%(其中1例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无单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合并脑动脉瘤占17%;全部脑静脉未见异常。结论 64排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能清楚分别显示脑动脉和脑静脉,在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畸形时可排除脑静脉畸形,对颅内烟雾病分析评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钙化及狭窄严重程度以及GRACE积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1例。依据患者冠脉造影术和冠脉CTA结果计算患者Gensini积分和冠脉钙化积分。根据NLR水平将AMI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结果高NLR组比低NLR组具有更高的Gensini积分[(88±41)∶(66±27),P<0.05]、冠脉钙化积分[(285±85)∶(156±73),P<0.05]及GRACE积分[(121±25)∶(103±13),P<0.05]。NLR与Genisi积分(r=0.253,P<0.05)、冠脉钙化积分(r=0.316,P<0.05)与GRACE积分(r=0.189,P<0.05)均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显示:NLR、GRACE积分、年龄与糖尿病史为Genis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NLR、GRACE积分与糖尿病史为冠脉钙化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NLR与AMI患者冠脉钙化及狭窄严重程度以及GRACE积分密切相关,是评估AM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同序列分别行脑动脉、脑动静脉、脑静脉的成像方法和最佳扫描能量(kV)。方法在我院行减影脑血管成像研究患者共220例,按扫描仟伏值大小随机分为三组,A组(120kV),共59例;B组(100kV),共85例;C组(80kV),共76例。对整个头部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智能跟踪阈值70HU启动扫描),将动、静脉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减影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期数据减去动脉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减影血管图像。测量A、B、C组减影后血管密度和翼内肌SD噪声(客观噪声),根据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分别记分。结果 1血管密度:A、B、C三组患者血管组内比较减影动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动静脉期动脉和静脉密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影静脉期动脉较静脉密度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减影动脉期、减影动静脉期和减影静脉期血管密度组间比较随能量降低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图像质量:A、B、C三组减影脑动脉全部有诊断价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减影动静脉全部有诊断价值,Ⅰ级图像以C组减影脑动静脉图像质量最高,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和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减影脑静脉少数无诊断意义,Ⅰ级图像以B组最高,A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辐射剂量和噪声:三组辐射剂量随能量的降低而明显下降,三组噪声随能量的降低而明显增加(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同序列能分别脑动脉、脑动静脉和脑静脉成像,脑动脉、脑动静脉全部有诊断价值,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在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血管成像中的最佳启动扫描阈值和价值。方法:在我院行减影脑血管成像患者共105例,按启动扫描阈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90HU),共36例;B组(80HU),共34例;C组(70HU),共35例。对整个头部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获得未减影数据,将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获得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数据,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获得减影静脉期数据。采用VR、MIP重建减影血管图像。根据血管图像质量分为四级并分别记分。结果:(1)三组患者血管密度减影动脉期动脉较静脉显著高,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动脉和静脉均较高,减影静脉期静脉较动脉显著高。减影动脉期、减影混合动静脉期和减影静脉期血管密度组间比较相似,但减影动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低,减影混合动静脉期C组动脉密度最高、静脉密度最低,减影静脉期C组静脉密度最高。(2)减影图像与未减影图像相比去除了动脉、静脉相互的及颅骨的干扰,对脑动、静脉解剖结构显示清楚。①减影动脉期三组脑动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C组较A、B组图像质量稍好;②减影混合动静脉期三组混合脑动静脉图像质量均无0分,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均占100%,B、C组较A组图像质量好,B、C组图像质量相似;③减影静脉期A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69.5%,B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88.3%,C组脑静脉图像质量有诊断价值的病例占100%,C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A、B组。结论:64层螺旋CT智能跟踪扫描减影技术能分别显示脑动静脉、混合脑动静脉和脑静脉,以动脉期启动扫描阈值70HU图像质量最好,全部血管均有诊断价值,特别是对脑静脉的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vesselprobe,VP)对探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性质的能力,并与常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相比较。方法 35例颈部血管CTA证实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均经64层螺旋CT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VP重组,以自动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密度。获自VP的全部测量数据是回顾性分析的,并与MPR、CPR的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 VP与MPR、CPR在探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确定斑块性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有斑块血管共84支,累及范围介于5.0~59.0 mm。大多数患者以局限性、混合性斑块及轻度血管狭窄为主。结论 64层螺旋CT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高,VP自动分析血管快速、可靠,能准确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累及范围及斑块性质,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低荆量多层螺旋CT(MSCT)儿童序列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狭窄的CT征像。方法收集鼻及鼻咽62例3~14岁患儿临床资料及CT表现,将其中31例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手术证实有腺样体肥大者设为狭窄组;另31例鼻出血或鼻部外伤儿童,CT平扫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者设为对照组。在横断住、冠状住、矢状位观察鼻咽部形态学特点,并在正中矢状住测量狭窄组及对照组鼻咽部A值、N值,计算A/N值。结果狭窄组正中矢状位鼻咽部气道后缘呈锯齿状或小丘状,A值均数为(14.37±3.5)mm,N值为(19.3±3.9)mm,A/N值〉0.7;对照组正中矢状位鼻咽部气道后缘光整,鼻咽腔呈弓向上的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值均数为(9.23±4.85)mm,N值为(20.6±3.5)mm;A/N值范围为0.2~0.6。两组A值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鼻咽部气道狭窄者在正中矢状位上气道后缘呈锯齿状、小丘状,A/N值〉0.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胸痛患者行炫速双源CT扫描整个胸部,同时行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104例.采用多种重组方式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评价成像质量和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并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DSA进行对比.结果 扫描时间为(7.3±1.9)s.升主动脉CT值为(440.5±84.3)Hu;肺动脉平均CT值为(344.5±88.8)Hu,主动脉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全部为优.全组1352段冠状动脉质量基本能满足诊断,其中优89.5%,良10.3%,差0.2%.共15段管腔重度狭窄(其中3段闭塞),27段管腔中度狭窄,43段管腔轻度狭窄,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炫速双源CT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自由心率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好,对胸痛三联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确诊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患者共计10个病灶,其中1例为单侧2个病灶,其余8例均为单侧单发病灶。8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个病灶跨深浅叶,单侧2个病灶中1个病灶位于深叶。10个病灶中,直径小于3 cm的病灶有8个,平均直径为2 cm。9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1个病灶呈浅分叶状,边界欠清。10个病灶中有6个为实性病灶,4个为囊实性病灶。8个病灶的实性成分在动脉期明显强化,达到峰值。静脉期其中6个病灶呈持续性强化或稍有减退。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多发于腮腺浅叶部,多单发且体积较小,边界清晰,易囊变。其内血管结构丰富,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应用双期增强扫描时,大多数呈现出"快进慢出"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分别减影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脑静脉血管成像在自发性颅内出血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共215例。 CTA检查全部行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早期和静脉早期扫描,将动、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平扫数据分别重建动脉及混合动静脉,静脉早期数据减去动脉早期数据重建静脉。结果减影脑动脉、脑静脉血管图像去除了颅骨并且动脉、静脉无相互干扰,分别清晰显示动脉或静脉病变,混合脑动静脉则去除颅骨干扰且同时显示脑动静脉病变。215例颅内出血患者中14例CTA和DSA检查颅内均未见畸形血管,2例动脉瘤DSA发现而CTA未显示,3例动脉瘤CTA发现而DSA未显示。 CTA和DSA共同显示畸形血管196例,敏感性为99.9%,特异性为82.4%,其中动脉瘤179例,动静脉畸形9例,静脉瘤3例,烟雾病5例。结论64层螺旋CT分别减影脑动脉、混合脑动静脉、脑静脉血管成像在颅内出血检查,病变及周围结构显示清楚,对临床术前评估有较大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