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发外耳道发生鳞状上皮增生脱屑,形成的胶质碎片聚集,角化上皮包裹所致的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发病率为1‰^(1)。易与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外耳道耵聍及胆脂瘤型中耳炎相混淆,常常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2.
背景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利用光生物调节进行疾病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光生物调节对DR的防治作用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光生物调节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issl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发光二极管(LED)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高糖模型组细胞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葡萄糖,高糖+LED组细胞造模后48 h在培养箱中用LED红光光源进行照射,光源波长为620 nm,最大功率为1W,中心光辐射照度为6.67 mW/cm2.光源置于细胞上方2 cm处,光斑直径为2.0cm,使光斑完全覆盖1个培养孔,每次连续照射300 s,12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培养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培养后2~3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培养后5~7d神经元突起增多,经Nissl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达91%.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34_±3.176)%、(33.642±9.315)%和(23.914±6.375)%,其中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 LE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n 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4±3.18、2.16±0.46和7.15±1.72,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环境抑制抗凋亡的PI3K/AKT通路活性并影响视网膜神经元钙稳态,导致细胞凋亡.低强度LED光照射可激活PI3K/AKT通路,减少高糖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聚乳酸、胶原等材料相比,壳聚糖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研究时间较短,在神经修复方面的工作开展的较少.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壳聚糖支架制备方法并分析其与许旺细胞的生物组织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11/2009-07在包头医学院生物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Wistar乳鼠10只用于分离培养许旺细胞.医用级壳聚糖粉(脱乙酰度为99%)由浙江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以6%壳聚糖乙酸水溶胶制备壳聚糖支架,取乳鼠坐骨神经采用酶消化后组织块贴壁培养的方法培养许旺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壳聚糖支架平铺于孔底,超净工作台内干燥,然后将许旺细胞接种到培养板内培养,24 h后培养液中加入4,6-二氨基2苯基吲哚孵育过夜,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4,6-二氨基-2-苯基吲哚继续培养1周.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同样在37℃和体积分数为5%CO2的条件下培养1周.主要观察指标:培养第1,3,5,7天分别选择细胞总数不低于100和200个的视野进行照像,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分析,计算凋亡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壳聚糖支架表面光滑,透明状,质地均匀,厚度0.15 mm.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第1,3,5,7天凋亡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壳聚糖支架所需材料少,制作方法简单,与许旺细胞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4例资料完整的HBV相关肾炎(HBV-rel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患者的血清病毒学、肾脏及肝脏病理学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 124例血清HBsAg和/或HBeAg阳性的患者中,HBV-GN的发生率69.49%,男性发生率(45.0%)显著高于女性(24.49%),P<0.05.血清HBeAg阳性组HBV-GN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HBV DNA定量>105 copies/mL组HBV-GN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定量<105 copies/mL组.HBV-GN患者血清HBeAg阳性与阴性组之间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内生肌醉清除率均无显著差异.血清HBV DNA定量>105copies/mL组与定量< 105 copies/mL组之间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亦无显著差异.HBV-GN患者肾组织局部HBcAg沉积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感染及其复制状态与HBV-GN的发生密切相关;但HBV的复制状态可能并不明显影响HBV-GN患者肾、肝组织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高糖模型的葡萄糖浓度及培养时间。方法 取出生1~3dWistar大鼠分离视网膜神经元进行传代培养,尼氏染色法鉴定细胞;实验分5组:A组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0mmol·L-1(正常对照组),B组浓度为10mmol·L-1,C组浓度为15mmol·L-1,D组浓度为25mmol·L-1,E组浓度为35mmol·L-1。分别培养24h、48h、72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倒置显微镜观察分离培养细胞,大部分细胞于接种24h后贴壁,少数细胞长出较短的突起,并有向中央聚集生长的现象。2~3d后长出突起的神经元数目增多,突起长度增加,约为自身胞体长度的1倍。培养5~7d后神经元突起进一步增多、变长。经尼氏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尼氏小体颗粒状结构清晰。非神经元细胞胞质基本不着色,细胞核呈淡紫色、圆形,核仁清晰可辨,神经元率达91%。各实验组在培养24h后OD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培养时间延长OD值继续下降,48h后各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及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OD值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下降更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h后各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及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及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各组在培养24h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各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及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凋亡率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凋亡率升高更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D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各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组及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及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1培养48h是视网膜神经元高糖模型最佳葡萄糖浓度及干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Wistar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VEC)高糖模型糖浓度及培养时间.方法:取出生1~3d的Wistar大鼠,分离RVEC进行原代培养,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鉴定细胞;设立葡萄糖浓度0mmol/L为正常对照组(C组),按不同葡萄糖浓度依次分为10mmol/L(A组)、15mmol/L(B组)、25mmol/L(D组)、35 mmol/L(F组),分别在24、48、72h的3个时间点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OD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RVEC纯度达94%;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葡萄糖对Wistar大鼠RVEC的影响:培养24h,各组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P=0.7411);培养48h,五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2,P=0.000),五组间两两比较,除A组、B组、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Q48AB=44.0427,Q48AC=36.4701,Q48BC=27.7953,均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Q48CF=11.0715,Q48AF=14.0794,Q48AF=12.2964,Q48BD=23.4698,Q48BF=12.7016,Q48DF=10.2013,均P<0.05;Q48CF=6.4701,P<0.01).培养72h后,五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6,P=0.000),五组间两两比较,同样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72AB=27.7338,Q72AC=25.0054,Q72BC=33.3797,均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Q72AD=13.4793,Q72BD=12.7546,均P<0.05;Q72CD=7.3743,Q72Cr=8.3465,Q72AF=4.7455,Q72BF=3.9471,Q72DF=3.2649,均P<0.01).不同浓度葡萄糖在不同时间点对RVEC凋亡率的影响:培养24h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后,五组间两两比较,Q48AB=31.1704,Q48AC=33.5947,Q48BC=29.3968,Q48AD=30.4097,Q48BD=28.8164,均P>0.05;Q48CF=12.5032,Q48AF=11.7531,Q48BF=14.1076,Q48DF=13.9372,均P<0.05;Q48CF =7.0953,P<0.01.培养72h后,五组间两两比较,Q72AB=26.3392,Q72AC=24.9142,Q72BC=30.2976,均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Q72AD=14.1983,Q72BD=12.9356,均P<0.05;Q72CD=6.8752,Q72CF=7.6745,Q72AF=5.0545,Q72BF=4.0741,Q72DF=3.8876,均P<0.01).结论: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培养48h是RVEC高糖模型最佳葡萄糖浓度及干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深入研究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45代以后细胞应用β-半乳糖甘酶染色方法检测,以阳性细胞比例达到90%以上的细胞为衰老模型;实验分6组,对照组28代,模型组56代,低、中、高剂量组(56代细胞中加入DHEA终浓度分别为5 nmol/ml、50 nmol/ml和100 nmol/ml),抑制剂组(56代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20 nmol/ml PD98059和100 nmol/ml DHEA);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各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阳性细胞率低于模型组(P0.05);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2)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除中、高剂量组外其余三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5);(3)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ERK蛋白表达I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ERK蛋白IOD值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DHEA能够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其作用可能与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聚乳酸、胶原等材料相比,壳聚糖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研究时间较短,在神经修复方面的工作开展的较少。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壳聚糖支架制备方法并分析其与许旺细胞的生物组织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11/2009-07在包头医学院生物医学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Wistar 乳鼠10只用于分离培养许旺细胞。医用级壳聚糖粉(脱乙酰度为99%)由浙江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以6%壳聚糖乙酸水溶胶制备壳聚糖支架,取乳鼠坐骨神经采用酶消化后组织块贴壁培养的方法培养许旺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壳聚糖支架平铺于孔底,超净工作台内干燥,然后将许旺细胞接种到培养板内培养,24 h后培养液中加入4,6-二氨基-2-苯基吲哚孵育过夜,去除未与细胞结合的4,6-二氨基-2-苯基吲哚继续培养1周。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同样在37 ℃和体积分数为5%CO2的条件下培养1周。 主要观察指标:培养第1,3,5,7天分别选择细胞总数不低于100和200个的视野进行照像,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分析,计算凋亡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壳聚糖支架表面光滑,透明状,质地均匀,厚度0.15 mm。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第1,3,5,7天凋亡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该壳聚糖支架所需材料少,制作方法简单,与许旺细胞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关键词:壳聚糖;许旺细胞;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一种自行研制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构建人工神经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证实其修复效果.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原位神经移植组(B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组(C组)3组,分别切断坐骨神经后做相应处理,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C组12周后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结论:这种套管能够有效的桥接10 mm长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A/B(FluA/B)特异性抗体IgM水平,对组间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AECOPD组患者中IgM阳性率依次为RSV>PIV> FluA/B>CMV>ADV> HSV.AECOPD组与对照组各病毒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感染是AECOPD重要因素,病毒感染参与了AECOPD病情的进展过程,在呼吸道病毒流行的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