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自发性气胸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组人群。由于肺组织的老化,广泛肺大泡形成,自发性气胸治愈拔管后的复发率较高,有时甚至拔管后数天内又再发气胸。临床中有时对拔管时机难以把握,是否有客观检查提示胸膜粘连情况来指导拔管时机、降低气胸复发率?既往研究显示,胸膜滑动征阴性可有效判断胸膜粘连情况。笔者通过一组床旁超声检查胸膜滑动征来评估拔管指征以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包囊肿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金葡素囊腔内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经心脏超声、胸部CT证实的高龄心包囊肿患者5例,行心包囊肿穿刺术,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后,在B超定位下向囊腔内注射50%葡萄糖液10 ml+金葡素10 ml,夹闭6h后开放,于治疗前、术后1周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术后2d及治疗后3个月查胸部CT.结果 5例均穿刺成功,能充分引流囊内液体;2例治疗后出现胸痛,对症治疗后缓解;4例治疗后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1例胸闷、气促症状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3个月复查胸部CT示囊肿消失.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金葡素囊腔内注射治疗心包囊肿,近期疗效显著,且操作安全、简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滑动征评价青少年自发复发性气胸两种胸膜固定效果。方法收集胸外科胸腔镜下手术治疗青少年自发复发性气胸患者132例,手术随机分为滑石粉胸膜固定组及浓糖摩擦胸膜固定组各66例,术后第3和7天在患侧胸壁取10个超声观察点,观察记录胸膜滑动征阴性病例以评价近期胸膜固定效果。结果术后超声检查用时(10.5±2.3)min;术后第3天滑石粉组与浓糖摩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术后第7天滑石粉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浓糖摩擦组(P=0.001);滑石粉组及浓糖摩擦组各自术后第7天效果均优于第3天(均P0.05);滑石粉组术后第3天腋中线及肩胛线胸膜滑动征阴性分布接近,优于腋前线固定效果,至术后第7天腋前线、腋中线及肩胛线胸膜滑动征阴性分布基本相似,而浓糖摩擦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胸膜滑动征阴性分布均表现为腋中线及肩胛线相似,优于腋前线。结论超声胸膜滑动征检查清晰、直观,是评价胸膜固定效果的理想检测方法,术中采取滑石粉胸膜固定致更早胸腔粘连,效果优于浓糖摩擦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空洞伴曲霉菌感染并咯血的原则、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空洞伴曲霉菌感染并咯血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23例,标准后外侧切口2例。其中,右肺上叶切除13例,右肺下叶切除2例,左肺上叶切除6例,左肺下叶切除1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肺上叶合并右肺下叶背段切除1例,右肺上中叶合并右肺下叶背段切除1例,全组未作胸廓成形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为健肺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局限性肺不张8例,心律失常7例,胸腔渗血1例,反复少量咯血1例,均采用相应治疗痊愈,复查胸部CT肺复张良好。术后失访2例,其余22例随访3~36个月,咯血、痰血消失,痰抗酸杆菌涂片均转阴,咳嗽、咳痰、胸闷和胸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效果满意。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肺结核空洞伴曲霉菌感染并咯血的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人结核性毁损肺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立医院及绍兴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6年6月30例65岁以上老年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26例,标准后外侧切口4例,14例行右肺上叶切除,2例行右肺中上叶联合切除,10例左上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1例右全肺切除。手术时间150~330 min,平均(240±29)min,术中出血400~5000 m L,平均(600±125)m L,术后放置胸管时间5~21 d,平均(10.0±2.7)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伴节段性肺不张12例,心律失常11例,心衰3例,哑型肺栓塞2例,胸腔大量渗血1例,反复少量咯血1例,均采用药物治疗治愈。2例患者因术后健侧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余28例随访,失访2例,26例随访6~60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对于老年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必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把握最佳手术时机,术前充分准备,娴熟的手术操作和及时、有效地处理术后并发症,以提高其手术安全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方法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3月~2012年10月行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3例。结果23例均手术成功;随访6个月,手术有效率91.3%;食管直径由术前的(5.8±2.1)cm降低到术后(3.9±1.4)cm ,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LESP)由术前(35.6±4.2)mmHg降低到术后(21.1±3.1)mmHg ,血Hb由术前(94.6±5.2)g/L上升到术后(108.7±4.6)g/L;体质量由术前的(47.5±4.9)kg上升到术后(54.8±5.3)kg。结论胸腔镜下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7b-雌二醇(17b-E2)对兔在体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急性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兔在体心肌I/R模型(心肌缺血40 min,再灌注3 h);采用抽签法将24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对照组:心肌缺血前静脉注入1 ml乙醇;实验组:心肌缺血前静脉注入10μg/kg 17b-E2。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于心肌缺血前、缺血40 min、再灌注1 h、2 h和3 h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缺血过程中,实验组TNF-α较对照组降低(F=0.007,P=0.001),而IL-6变化不明显(F=0.616,P=0.095);再灌注过程中,实验组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实验组p38MAPK的活性和心肌凋亡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7%±2.73%vs.61.25%±2.41%,t=-15.398,P=0.000;11.21%±3.85%vs.22.02%±4.49%,t=-6.332,P=0.000)。结论 17b-E2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抗凋亡途径减轻心肌I/R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p38MAPK的抑制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腹型肥胖对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准入条件选取周围型肺癌且有胸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36例,将体质量指数(BMI)> 35 kg/m2,男性腰围>95 cm,女性腰围>90cm的18例设为腹型肥胖组,BMI< 25 kg/m2,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的18例设为正常体质量组,均采取4孔法完成胸腔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查血气分析及肺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比较二组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二组术前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腹型肥胖组自身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升高,较正常体质量组PaO2明显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aO2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术前用力肺活量(FVC)、(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腹型肥胖组自身比较,除FEV/FVC外,FVC、FEV1、最大通气量(MVV)、功能残气量(FR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降低,较正常体质量组比较,FVC、FEV1、FRC、DLCO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组术后较自身FVC、FEV1、MVV、FRC、DLCO分别下降了25.8%,27.8%,20.4%,32.1%,39.1%,而较正常体质量组术后FVC、FEV1、FRC、DLCO下降更明显,分别为31.8%,37.2%,30.2%,30.6%;腹型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增多.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腹型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效控制肥胖对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床工作中常遇见食道癌可行手术切除,但肺功能较差的高龄患者.开胸术对肺功能要求高,手术中创伤大,术中、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大.而相对扩大手术适应证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有效的手术前后肺功能锻炼,肺功能测定常规应用于胸心外科手术适应证的评估.本试验手术前后采用多种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和保守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连枷胸58例分为两组,其中手术组35例,保守组23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少于保守组(P〈0.05),而机械通气比例、疼痛时间、拔管时间、吸氧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存在肺炎和(或)肺不张的比例较保守组低,胸腔总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出院4个月后随访手术组在胸廓畸形、骨折延迟及不愈合方面明显低于保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性连枷胸采取积极手术治疗能立即稳定胸廓形态,消除反常呼吸,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等方面,以及远期避免胸廓畸形、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均优于保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