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自1958年由瑞典工程师Eimqvist和Sen-ning医师首次应用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以来,起搏器经历了从固定频率型非同步起搏到多功能程控、双腔顺序性起搏和抗心律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是迄今应用最广泛、有效、历时较久的一类强心甙,仍适用于治疗心率过快或心率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尤其适用于心房纤颤,尚不能被利尿剂,扩血管或新型强心甙所取代。但现有的各种洋地黄制剂的共同缺点是安全范围窄、治疗指数低、有效治疗量难于掌握,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制剂。  相似文献   
3.
张全发  蔡霞  田美莲 《中国药师》2004,7(6):458-459
目的:探讨纳络酮对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新法复苏,治疗组72例,在新法复苏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在窒息改善、死亡率及器官损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抢救新生儿窒息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和双室 (BiV)同步起搏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并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左室基底部 (LVB)起搏相比较 ,明确双部位起搏是否优于单部位起搏。 15例患者中病窦综合征 8例、Ⅲ度房室阻滞 7例。分别行RVA、RVOT、LVB、RV Bi、BiV起搏 (VVI,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和QRS波时限 (QRSd)。结果 :①与RVA起搏相比 ,RVOT、LVB、RV Bi、BiV起搏CI分别增加了 7.5 %、11.3%、15 .5 %和 17.2 % ,PCWP分别降低了 14.9%、10 .3%、2 1.7%和 2 0 .0 % (P均 <0 .0 1)。②RV Bi、BiV起搏较RVOT、LVB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③RV Bi与BiV起搏、RVOT与LVB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④RVOT、RV Bi、BiV起搏的QRSd(分别为 12 8± 11,111± 16 ,10 3± 13ms)较RVA起搏 (146± 18ms)时显著缩短 (P≤ 0 .0 0 1) ,而LVB起搏 (142± 15ms)与RVOT、RVA起搏时无显著差异。结论 :RV Bi起搏和BiV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双部位起搏的QRSd也比单部位起搏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VVI与AAI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远期影响。方法分别对41和38例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VVI和AAI起搏,术后进行了临床、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39±2.6和24±1.8个月。结果VVI组21例(51.2%)发展成持续性心房颤动,20例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6例(14.1%)出现血栓栓塞,无1例死亡,无电极移位等并发症。AAI组,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9例(50%)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发作的频度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无1例发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和死亡,1例(3%)出现电极移位,1例(3%)出现一度房室阻滞。结论AAI起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合并的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VVI。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总结我院自1974至1982年12月,住院治疗应用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术的48例病人计61例次的临床应用体会。资料来源1974年我院在研制起搏器的基础上,自当年至1982年上半年进行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术(不包括临时起搏或诊断性起搏)的病人共48例。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将48例(61次)分为两组,甲组为1974年至1979年的10例病人,因有的病人由于电极移位或其它合并症,先后进行过两次或三次人工起搏术,故为20例次,均为本院和物理教研室研制的佩戴式人工起搏器;乙组为1981年至1982年底进行的38例(41例次)长期人工心脏起搏术的病例,均为埋藏式人工起搏器(Edwards28、30型ⅤⅥ)。临床资料分析一、性别年龄: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从28岁至76岁,其中以41至70岁最多,共  相似文献   
7.
8.
转移性心脏肿瘤32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我院1981年至1991年使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345例次(274例),经平均59个月随访,死亡25例,死亡率9.1%。死因依次为进行性心力衰竭、猝死、肾功衰竭、并发恶性肿瘤、脑出血、肝硬化大呕血等。提出严格掌握适应证、选用合适的起搏系统、加强对高危患者的随访和处理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密切接触儿童预防用药后病原体阳性检出率的变化,为HFMD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HFMD密切接触儿童1106例分为预防1组(用中药)、预防2组(用中药加干扰素)、预防3组(用干扰素)、对照组(空白对照),统计各组HFMD发病率,并从中随机抽取282例儿童采集大便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病毒PCR检测。结果:(1)发病率各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预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各组内发病与未发病儿童大便标本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用药能显著降低HFMD发病率,但不能降低EV71和CoxA16病毒PCR总阳性检出率,其原因可能与投药剂量或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