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病例号903791,女性,16岁,体质量46kg。患者于5年前出现咳嗽、咯暗红色血,一次量约100mL。间断发作,劳累后明显加重,喜蹲踞。患者全身发绀,口唇发绀,四肢均可见杵状指(趾)。右肺听诊有干湿罗音存在,呼吸音减弱,左肺听诊未见异常。理化检查:肺部增强CT提示右肺中叶区可见团状高密度影,边界光整。动脉期显示,右肺动脉及其分支粗大,走行紊乱,可见血管团形成,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脑血栓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51例。比较两组脑血栓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血栓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满意度更高,住院时间更短(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令人满意,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和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并发灌注肺的呼吸机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灌注肺的机械通气治疗经验.结果发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方案优于传统的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4.
临床应用氟哌啶醇导致的不随意运动,是由于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无目的运动,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往多由精神学科医生所报道。近年来,麻醉医师已普遍将氟哌啶醇用于麻醉的辅助用药。随着应用病例的增多,氟哌啶醇引起的不随意运动也逐渐被麻醉医生所认识并加以防范。我院2000年至2002年共发生7例,现做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品试验结果对麻醉工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个术前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在围术期应用阿托品试验过程中,分析其结果对诊断的参考价值及对麻醉中急于处理的指导。结果病例处理过程发现,仅凭阿托品试验作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是不够的、单一的,必须增加其它检验方法以明确诊断。结论阿托品试验对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不全面,有必要细化。增加检测手段,有利于明确窦性心动过缓的性质、程度,从而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者发生术后镇痛相关性低氧血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术后镇痛相关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全面情况。结果2例患者全部治愈,主要影响因素与适应证选择、给药剂量和时机有关。结论①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剂量的患者个体化包括基础量及单次追加量。②适当掌握给药时机,特别是全身麻醉后与术后镇痛的合理衔接。  相似文献   
7.
8.
我院自1986年12月~1990年3月开展心内直视手术217例。现仅就体外循环做以分析。体循环全部病例均应用丹麦Polystan心肺机,广州Ⅱ型储血器.应用氧合器如下:方法和结果 217例预充液为:5%粮盐水、5%碳酸氢钠、10%氯化钾、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液中应用磷酸肌酸(CP),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变化,分析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的心肌酶谱(CK、CKMB)的变化趋势,以及患者自动恢复窦性心律或发生心律失常或应用正性肌力药情况。实验组患者在阻断主动脉后,从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灌注含有CP的心肌保护液,对照组应用常规心肌保护液(STH)。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心肌酶谱(CK、CKMB)的变化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的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后心肌酶谱变化明显(P<0.05)。实验组体外循环结束后自主恢复窦性心律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均好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作为心肌的代谢基质确实具有增强心脏停搏液的保护作用,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电生理指标恢复满意,复苏需用电除颤的比例降低,患者自主恢复窦性心率的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10.
氟哌啶醇引起不随意运动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应用氟哌啶醇导致的不随意运动,是由于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无目的运动,这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往多由精神学科医生所报道.近年来,麻醉医师已普遍将氟哌啶醇用于麻醉的辅助用药.随着应用病例的增多,氟哌啶醇引起的不随意运动也逐渐被麻醉医生所认识并加以防范.我院2000-2002年共发生7例,现做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