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丹参提取制剂对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耳蜗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之功效的丹参提取制剂对豚鼠庆大霉索耳中毒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泰山医学院生理听觉研究室完成。选用耳郭反射正常、体质量为250—30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不拘,排除耳郭反射的声刺激强度超过正常&;#177;2.5dB的实验豚鼠。将动物随机数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183;d);庆大霉索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183;d);丹参注射液组动物15只,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含生药量1.5kg/L)6mg/(kg&;#183;d),然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索同庆大霉素组。各组动物连续注射药物均20d。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方法检测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闽变化;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组动物其45只。①用药22d后,庆大霉素组、丹参注射液组豚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1.25&;#177;24.730),(41.05&;#177;10.930).(34.65&;#177;1.321)dB;t=8.097.3.184,P〈0.01];丹参注射液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118,P〉O.01)。②耳蜗铺片毛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正常豚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呈紫蓝色;显色分布均匀,毛细胞排列整齐;在庆大霉素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显色出现明显消失,耳蜗毛细胞破坏明显;丹参注射液组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变化较轻,庆大霉素组与丹参注射液组耳蜗铺片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保护耳蜗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的能量代谢以供给细胞需要能量的功能活动,可能是丹参注射液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祛淤中药制剂成分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1在泰山医学院听觉研究室进行。选用耳耳郭反射正常的健康杂色豚鼠30只4月龄,体质量为250~300g,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d);庆大霉素组给予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mg/(kg·d);川芎嗪组给予腹腔注射川芎嗪6mg/(kg·d),同时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mg/(kg·d)。各组连续用药20d。用电位仪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用药前比较,其值升高可提示听觉受损);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变化(酸性磷酸酶染色缺失越明显,提示毛细胞损害程度越重)。结果:所有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结果:用药前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川芎嗪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6.12±0.25,35.72±2.08,35.22±1.07)dBpeSLP,P>0.05];用药20d三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分别为(37.27±0.13,69.06±24.73,40.46±10.34)dBpeSLP,即庆大霉素组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相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明显偏高,(t=5.75,t=4.77,P<0.01),川芎嗪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8,P>0.05)。②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染色变化结果:光镜下观察耳蜗铺片显示对照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排列整齐,酸性磷酸酶染色均匀,呈棕褐色;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依动物耳聋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出现显色变淡、消失;川芎嗪组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较轻。结论:川芎嗪能明显降低庆大霉素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川芎嗪能维持溶酶体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胞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逸出造成的毛细胞自溶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酸性磷酸酶(ACP)组织化学检测为指标,研究当归注射液对庆大霉素(GE)耳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只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杂色豚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GE组、当归组,各组连续用药20天。结果当归组BAEP阈值升高幅度、波峰潜伏期与波间期变化明显低于GE组(P<0.01),ACP染色变化和毛细胞损害程度均低于GE组(P<0.01)。结论当归注射液能降低GE的耳毒性。保护耳蜗毛细胞内溶酶体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胞的自溶性损伤可能是当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偏头痛都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因此,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都能做出适当的诊断。正因如此,所以常常误诊。当然偏头痛何时结束、紧张性头痛何时开始,往往是很难决定的,因为两者常常发生在同一个病人。遗憾的是现在没有满意的偏头痛定义,但我们发现,凡复发性头痛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淤,扩张耳蜗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之功效的丹参提取制剂对豚鼠庆大霉素耳中毒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泰山医学院生理听觉研究室完成。选用耳郭反射正常、体质量为250~30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不拘,排除耳郭反射的声刺激强度超过正常±2.5dB的实验豚鼠。将动物随机数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d);庆大霉素组动物15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d);丹参注射液组动物15只,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含生药量1.5kg/L)6mg/(kg·d),然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同庆大霉素组。各组动物连续注射药物均20d。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方法检测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的听阈变化;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组动物共45只。①用药22d后,庆大霉素组、丹参注射液组豚鼠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犤(71.25±24.730),(41.05±10.930),(34.65±1.321)dB;t=8.097,3.184,P<0.01犦;丹参注射液组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118,P>0.01)。②耳蜗铺片毛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正常豚鼠耳蜗基底膜铺片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呈紫蓝色;显色分布均匀,毛细胞排列整齐;在庆大霉素组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显色出现明显消失,耳蜗毛细胞破坏明显;丹参注射液组琥珀酸脱氢酶染色变化较轻,庆大霉素组与丹参注射液组耳蜗铺片显示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能降低庆大霉素对耳蜗毛细胞的损害作用,保护耳蜗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的能量代谢以供给细胞需要能量的功能活动,可能是丹参注射液降低庆大霉素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90例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组和同一病程年龄分组,进行上肢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观察各年龄组神经并发症的发病和年龄与并发症发病率关系。结果 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率为75.6%;其中60岁以上组发病率为92.0%,20~29岁组为40.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患者年龄越大并发症发病率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对豚鼠耳蜗ACP的影响。方法以耳廓反射及酸性磷酸酶(ACP)为指标、观察正常及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的耳蜗组织。结果正常豚鼠耳蜗内ACP主要集中在耳蜗的毛细胞内,并显示出毛细胞的排列形式;庆大霉素耳中毒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内ACP出现位移、显色变淡或消失。耳廓反射阈值增加越明显者,ACP变化越显著。结论实验表明庆大霉素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的损坏与耳蜗毛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出的ACP等水解酶的自溶性损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祛淤中药制剂成分川芎嗪对庆大霉素耳中毒豚鼠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1在泰山医学院听觉研究室进行。选用耳耳郭反射正常的健康杂色豚鼠30只4月龄,体质量为250-300g.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s&;#183;d);庆大霉素组给予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ms/(ks&;#183;d):川芎嗪组给予腹腔注射川芎嗪6mg/(kg&;#183;d),同时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80mg/(kg&;#183;d)。各组连续用药20d。用电位仪检测用药前及用药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与用药前比较,其值升高可提示听觉受损);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变化(酸性磷酸酶染色缺失越明显,提示毛细胞损害程度越重)。结果:所有动物均进人结果分析。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结果:用药前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川芎嗪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6.12&;#177;0.25,35.72&;#177;2.08,35.22&;#177;1.07)dB peSLP,P〉0.051:用药20d三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分别为(37.27&;#177;0.13,69.06&;#177;24.73,40.46&;#177;10.34)dBpe SLP,即庆大霉素组与对照组和川芎嗪组相比较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明显偏高,(t=5.75,t=4.773,P〈0.01),川芎嗪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38,P〉0.05)。②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染色变化结果:光镜下观察耳蜗铺片显示对照组豚鼠耳蜗毛细胞排列整齐,酸性磷酸酶染色均匀,呈棕褐色;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依动物耳聋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出现显色变淡、消失;川芎嗪组酸性磷酸酶染色变化较轻。结论:川芎嗪能明显降低庆大霉素对听觉系统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川芎嗪能维持溶酶体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胞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逸出造成的毛细胞自溶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庆大毒素(GM)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有耳毒性副作用,由此引起的耳聋患者(特别是儿童)比例较高,其耳毒性机制学说众多,对内耳酶的影响是其耳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文献报道,活血化瘀类中药能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听觉损害[1,2].本试验以GM耳中毒豚鼠为实验对象,以SDH等为指标,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耳蜗毛细胞内SDH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庆大霉素(GM)组肌肉注射GM80 mg/(kg·d),黄芪组注射GM同时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5 ml/(kg·d),分别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听阈和耳蜗毛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结果黄芪组BAEP阈值升高幅度明显低于GM组(P〈0.01),ACP染色变化和毛细胞损害程度均低于GM组(P〈0.01)。提示保护耳蜗毛细胞内溶酶体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胞的自溶性损伤可能是黄芪防治GM耳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