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高能量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若在内固定过程中复位方法不当可造成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寻找种既能达到稳定的内固定,又尽量避免加重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是骨科医生研究的目标。目的:观察应用临时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结合微创钢板置入修复复杂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02/2010-03收治的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9例,在行微创内定的同时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术中辅助复位,内固定安放牢固后拆除临时外固定。结果与结论:3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平均时间75min,其中36例患者内固定后患肢肿胀程度轻手术切口一期甲级愈合,2例患者伤口边缘水肿,结痂后瘢痕愈合,1例内固定后3个月出现急性骨髓炎,经保守抗炎治后恢复。未出现钉道感染、螺钉松动及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露骨露腱病例,依据AOFAS踝关节评分法,钢板置入半后踝关节恢复情况:优29例,良8例,一般2例。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30°29例,20°~30°8例,20°以下2例。  相似文献   
2.
3.
背景:高能量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若在内固定过程中复位方法不当可造成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寻找一种既能达到稳定的内固定,又尽量避免加重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是骨科医生研究的目标。 目的:观察应用临时外固定支架辅助复位结合微创钢板置入修复复杂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02/2010-03收治的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9例,在行微创内固定的同时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术中辅助复位,内固定安放牢固后拆除临时外固定。 结果与结论:3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平均时间75 min,其中36例患者内固定后患肢肿胀程度轻,手术切口一期甲级愈合,2例患者伤口边缘水肿,结痂后瘢痕愈合,1例内固定后3个月出现急性骨髓炎,经保守抗炎治疗后恢复。未出现钉道感染、螺钉松动及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露骨露腱病例,依据AOFAS踝关节评分法,钢板置入半年后踝关节恢复情况:优29例,良8例,一般2例。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30° 29例,20°~30° 8例,20°以下2例。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大面积皮肤缺损其创面难以修复,深部死腔常合并坏死感染,修复难度大,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目前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各种创面。 目的:评价生物材料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07-01/2008-12收治的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全部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修复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引流材料为高分子泡沫材料制成,负压值维持在20~60 kPa,一次负压密封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7~14 d。观察死腔闭合时间、伤口感染消除时间、新鲜肉芽生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平均2周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22例死腔自行封闭,经植皮基本成活。6例合并深层死腔的病例,再次施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死腔完全封闭。4例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至骨外露并感染的患者多次清创,行临近肌瓣转位修复术修复创面。除1例患者小腿植皮边缘再次感染渗液外,未见骨髓炎发生,创面修复良好;无其他合并症发生,治疗后创面修复率为96.8%,人体与材料之间无组织不相容现象。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生物材料;皮肤软组织缺损;大面积;潜行死腔;修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40  相似文献   
5.
背景:大面积皮肤缺损其创面难以修复,深部死腔常合并坏死感染,修复难度大,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目前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各种创面.目的:评价生物材料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07-01/2008-12收治的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全部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修复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引流材料为高分子泡沫材料制成,负压值维持在20~60 kPa,一次负压密封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7~14 d.观察死腔闭合时间、伤口感染消除时间、新鲜肉芽生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平均2周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22例死腔自行封闭,经植皮基本成活.6例合并深层死腔的病例,再次施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死腔完全封闭.4例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至骨外露并感染的患者多次清创,行临近肌瓣转位修复术修复创面.除1例患者小腿植皮边缘再次感染渗液外,未见骨髓炎发生,创面修复良好;无其他合并症发生,治疗后创面修复率为96.8%,人体与材料之间无组织不相容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种不同手术方法矫正手指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30例48指创伤性手指屈曲挛缩畸形的病例,分别用传统的转移皮瓣或植皮修复术(对照组)与微型外固定支架牵张成形术(观察组)。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总治疗时间、总费用、手指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对比分析两者差异。结果利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软组织牵张成形术治疗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手指功能评分等方面要优于传统方法(P0.05),在总治疗时间、总费用、复发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微型矫形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对比传统手术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对18例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13孔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4例,女4例;年龄19~56岁,平均36.2岁;左侧6例,右侧12例.骨折按AO分型:A型(关节外骨折)3例,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9例,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6例.受伤至于术时间为6~14 d(平均8 d).结果 18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除3例术后原创面出现持续渗液,经多次换药3周后瘢痕愈合外,无一例发生切口不愈合或骨髓炎.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个月.按Merchan提出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对于合并皮肤软组织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LISS钢板微创技术治疗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4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和试验组(Herbert螺钉固定+带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方法)各32例,通过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ert螺钉固定联合以桡动脉返支的骨瓣植骨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疗效显著,提高了骨折愈合率,加快了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对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对照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及术后患肢功能。结果:观察组皮瓣坏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eb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操作简易,术后坏死率低,皮瓣面积大,供血良好,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可作为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一次性电动脉冲冲洗器在外伤开放性伤口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放性伤口需要进行外科清创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一次性电脉冲冲洗吸引器(试验组)冲洗和常规冲洗(对照组),评价术后2周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和冲洗前、后取伤口分泌物的菌落计数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2组渗液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成选择观察阶段和试验观察阶段的全部病例,均没发现任何安全性问题。结论一次性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可以有效的清除残留在创伤部位的组织碎屑和外来沾染物碎屑,促进伤口愈合。并且使用一次性电脉冲冲洗吸引器和使用常规冲洗方法的安全性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