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是终末期肾病的第3位病因[1].然而高血压引起肾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发现,高血压是一炎症性疾病,炎症可能参与高血压发生与发展和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临床特点及脑钠肽水平(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及BNP对冠心病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并检验BNP患者247例,用方差分析比较危险因素及BNP与年龄、冠脉病变的关联性.结果 ①青年组男性比例高于老年组;患糖尿病比例随年龄增加;老年组病变支数及BNP水平高于青年组;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②三支病变组年龄及BNP水平高于青年组;患糖尿病比例随病变支数增加;BNP水平与病变支数呈正比.③单支病变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三支病变与之相反(P <0.05,P<0.01).结论 ①男性冠心病发病年龄可能早于女性.②冠脉病变支数、伴发糖尿病比率及BNP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③BNP有助于评估冠脉受累程度,对冠心病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8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2粒/次,每日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进行心绞痛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CCS)、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B型钠尿肽(BNP)检测。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绞痛CCS分级均明显降低,LDL-C及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FBG和BNP改善不明显。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能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胸痛;心悦胶囊可能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心合小肠是指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经络上相互沟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心合小肠功能正常是气血调和、心脉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精微不生,心失所养,血脉不充,导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迟缓,停滞脉中,瘀血阻滞,发为心力衰竭;若小肠失于"泌别清浊"之功,则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水液糟粕留滞脉中,浊者入血酿生痰浊、瘀血,使气血失和、脉失所养、心脉失畅,痰瘀相互夹杂于脉中,也可发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STEMI患者140例,按PCI后2 h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总和较术前的下降百分比(ΣSTR)分为A组(ΣSTR≥50%,84例)和B组(ΣSTR<50%,56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梗死相关动脉( IRA)的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及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MACE)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住院期间MACE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周LVEF(54.1±5.1)%明显高于B组(46.7±4.0)%;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A组(6.0%)显著低于B组(25.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响MACE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ΣSTR、发病至IRA再通时间、糖尿病史,ΣSTR贡献最大。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的早期回落对PCI后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独立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8.
错误折叠蛋白质积累与心力衰竭的机制关系倍受关注.细胞自噬在心脏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巨自噬可保护心脏减缓心力衰竭病理过程的影响,但巨自噬的过度激活可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研究巨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可能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本文中,我们旨在介绍细胞自噬过程的主要类型、涉及的基因和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巨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癌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9年3月因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PCI治疗的1 5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218例,癌症组192例,非癌症组1 026例;女性358例,癌症组116例,非癌症组242例。观察不同性别癌症组及非癌症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男性癌症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比例高于非癌症组(P<0.05)。女性非癌症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癌症组(P<0.05)。K-M生存曲线显示,男性癌症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癌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癌症组患者的病死率虽高于非癌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贫血及癌症病史为男性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50%为女性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癌症会增加ACS患者PCI术后发生死亡、出血及血栓事件的风险,并且,癌症对男性患者的影响远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对自由基氧化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机体的脂质代谢与氧化-抗氧化系统已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