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中,采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7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盲选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单独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确定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1.57±0.16)分、生存质量评分(84.26±3.5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0.67)分、(80.57±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中,采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脑组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54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脂多糖组和地塞米松组,后两组静脉注射脂多糖8 mg/kg,地塞米松组于造模成功后10 min静注地塞米松5 mg/kg.动态监测血压.分别于造模后lh、3h、6h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 脂多糖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着血压的下降,脑组织中IL-4、IL-10浓度减少(P<0.01),TNF-α增加(P<0.01);与脂多糖组比较,地塞米松组TNF-α含量减少(P<0.01),IL-4、IL-10含量升高(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调节脂多糖诱导的内毒素休克大鼠脑内炎性因子,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注射液3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给药.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注射液7.5 mg/(kg·d).两组疗程均为7~10 d.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明显早于对照组,炎症指标及细胞因子降低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且治疗组抗生素应用天数亦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家庭随访对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仅于住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将健康教育延伸至出院后,通过健康教育及家庭随访,提高治疗的持续性。结果:出院后,观察组疾病知识得分(97.82±1.12)、用药知识(98.73±1.00)分、运动知识(97.15±1.40)分、服药依从性97.30%、护理满意度97.30%,优势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将健康教育及家庭随访应用到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的持续治疗中,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注射液对内毒素休克肺组织TNF-α、IL-1β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00mg·kg-1)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用加味生脉饮注射液作干预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因子在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生脉饮组、阳性对照组等各组大鼠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损伤较重,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升高(P<0.05);加味生脉饮组和阳性对照组肺损伤较轻,TNF-α、IL-1β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加味生脉饮注射液能减轻内毒素休克时肺损伤和TNF-α、IL-1β和NF-κB表达,提示该药对内毒素休克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通路过度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防有了较大进展。本文分别从维持腰椎稳定性的三亚系模型、改善患者的姿势稳定性、治疗的适应性和禁忌症及随访等角度探讨国内外学者在太极拳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研究及进展。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病理过程和不同的预防方法,因此腰椎间盘突出后,太极拳运动疗法的选择应按照患者病症程度,适时调整治疗方法。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OP)发病隐匿、骨折风险高。O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OP影响因素及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OP的定义OP最早是1885年Pommer提出来的,通过对O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993年第四届国际OP大会将OP定义为以骨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及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1〕。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桑白皮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 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96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 = 48,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观 察组(n = 48,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 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高于对照组的 8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 PCT、CRP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且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 体肺炎,炎症反应显著减轻,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符合2型糖尿病并发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及拜阿司匹林0.1 g;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及拜阿司匹林0.1 g,均为Qd,口服,疗程4周,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U-m Alb、UAER、Scr、TG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P<0.05)。结论:中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较少,有着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据《Hepatol Res》2014年6月报道】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可通过长期自行注射低剂量干扰素抑制HCV复发(作者Takashima T等)慢性丙型肝炎的推荐治疗方案是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然而,1b型和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率约为50%。来自日本兵库县医学院的Takashima T等比较了丙型肝炎患者应用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及自行注射小剂量天然型α-干扰素的疗效和副作用,这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的研究在12个日本机构中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