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患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预后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49名接受BCG灌注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数据。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4~85个月),其中男性130例(87.2%),女性19例(12.8%)。平均年龄(66.6±10.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进行规律BCG膀胱灌注。采用累计复发率、累计进展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平均无复发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BCG灌注治疗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究危险因素,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5.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sion5.0, CTCAE Vesion5.0)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年无复发生存率80.8%(105/130)、累计复发率22.1%(33/149),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49.64(45.18-54.11)个月;累计进展率9.40%(14/149)、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48.95(44.23-53.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和临床分期(P=0.058)与灌注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HR=3.50)是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86.8%(112/1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级不良反应38例(29.5%),2级不良反应71例(55.0%),3级不良反应3例(2.3%),无4及5级不良反应。17例无任何不良反应,8.05%(12/149)的患者因不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膀胱癌复发病史是中、高危NMIBC患者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CG膀胱灌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大部分不良反应等级较低,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精准医疗背景下,需要研究不同抗肿瘤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最敏感的药物作用于患者,从而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依赖于高度还原患者肿瘤特征的肿瘤模型。目前,常见的肿瘤模型包括致癌物动物模型、移植物动物模型、肿瘤细胞株培养、3D培养模型、类器官、转基因动物模型、微流体器官芯片模型,这些药敏性预测模型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研究与治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膀胱癌领域这些模型应用仍较少,因此亟需将这些模型引入膀胱癌的诊治中。本综述将介绍多种药敏性预测模型基本特点,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预后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7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接受BCG膀胱灌注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积复发率、累积进展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平均无复发...  相似文献   
4.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模型,能有效重现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传统的临床前模型相比,类器官保留了原发肿瘤的组织学和分子学特性,成为研究肿瘤异质性、功能通路和免疫微环境的重要工具,适用于生物标志物发现、药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尽管类器官面临低建模成功率、高成本和缺乏标准化等问题,但生物工程技术不断创新、跨学科融合有望克服这些挑战。本文将对类器官在膀胱癌研究中的优势、建立过程和其临床应用前景与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