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疼痛症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12个月时MacNab分级评估临床疗效。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腰椎神经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01)。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虽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正中神经显微松解术与传统腕掌部开放入路在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切开减压联合正中神经显微松解术)30例、对照组(传统腕掌部开放入路)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的BCTQ评分、SSS评分、FSS评分及肌电图指标,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症状严重程度(symp-tom severity score,SSS)评分、功能状况(function scale score,FS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时肌电图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踝-后足功能和疼痛强度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效果、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PI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3.25、3.51、5.46、5.56、10.21、16.26,P <0.01)。观察组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达优率均为41.1%(23/56),高于对照组的23.2%(13/56)和21.4%(12/56);并发症发生率5.4%(3/56),低于对照组的21.4%(12/56),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09、5.03、6.24,P <0.05)。结论 经腓骨后外侧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感染22例。结果22例均获随访,病程1周~6年,平均18个月,创面均获愈合。1次负压治疗18例,2次负压治疗2例,3次负压治疗2个例,负压引流出液体量为250-1200ml,平均400ml。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感染效果确切,技术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应用Herbert空心钉经皮微创手术治疗治疗舟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C臂下闭合复位后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状骨骨折患者l4例,按改良Herbert舟状骨骨折分型:A2型3例,B2型8例,B3型3例.结果 1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I期愈合.gsimmer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满意4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8~10.2周,平均8周.1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病例无舟状骨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状骨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12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臂外侧皮瓣修复皮肤缺损,术后随访其疗效.结果 皮瓣一期全部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或植皮,一期愈合;所有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稍臃肿,质地和感觉恢复较好;优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臂外侧穿支皮瓣营养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和感觉恢复好,是修复手部外伤后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颈垂角(VN)分型评估股骨颈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远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进行VN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VN分型为Ⅰ型34例、Ⅱ型30例、Ⅲ型22例、Ⅳ型8例。所有患者进行了6~3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12例(12.77%)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8例(8.51%)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86例(91.49%)患者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5.65±1.31)个月。11例(11.70%)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时间为(17.32±4.02)个月。VN分型与术后内固定失败有关(Z=-5.25,P<0.05),对术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无明显相关(Z分别=0.17、0.45,P均>0.05)。结论 VN分型与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联合多元化康复模式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兰溪市人民医院就医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且随访期间均予以多元化康复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7 d血清IGF-1、BGP、TGF-β1及炎性因子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与术前比均增大,HSS评分与术前比升高,且试验组患者伸膝最大角度、屈膝最大角度均大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