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采集健康志愿者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自然杀伤细胞(NK)的 扩增培养,培养过程中白细胞介素IL-2、IL-12、IL-15、IL-18 以不同组合及不同方式添加,探究体外培养 NK 细胞的细胞因子最佳组合和添加方式。方法 根据细胞因子组合及添加方式的不同,将NK 培养分为3 组。 A 组:IL-2+IL-15 组,B 组:IL-2+IL-12+IL-15+IL-18 组,C 组:IL-12+IL-15+IL-18 预处理/IL-2 组。 培养过程中第7 天和第14 天分别取样统计各组细胞因子培养后的细胞数量,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 细胞 表面分子表达;将NK 细胞与K562 细胞共培养,然后ELISA 测定NK 细胞的IFNγ 释放量,CSFE/7-AAD 法 检测NK 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3 组不同的培养方式所得细胞的扩增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培养时间的 增加,NK细胞的比例也逐渐上升,3组间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K细胞表面CD25(IL-2Rα) 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的阳性率高于A 和B 组。IFN-γ 的释放量和NK 细胞的 体外杀伤活性一致,均为C 组高于A 和B 组。对肿瘤患者的NK 细胞,C 组的细胞因子添加方式也能很好的进 行扩增(CD3-CD56+ 细胞比例大于50%)。结论 C 组中的细胞因子预处理方式能够高效扩增NK 细胞,与A 或B 组联合添加的方式比较,该方式能显著激活NK 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2.
左凤琼  程威  邓安彦  高放  廖再波  幸倚帆 《西部医学》2020,32(8):1238-1240,封三
目的 分离外周血、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大体系培养扩增其中的NK细胞,对比两种来源的NK细胞在扩增倍数、数量、比例上的差异。〖HTH〗方法 收集外周血和脐血,通过同样的培养方法扩增NK细胞,检测起始细胞数、细胞总数、增殖倍数并通过流式方法检测其中CD3-CD56+细胞的比例。结果 同样体积的外周血中分离的单核细胞(起始细胞)数量比脐血中的单核细胞数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同样大体系方法培养后,脐血来源扩增的细胞总数多于外周血来源扩增的细胞总数(P<0.01);脐血来源NK细胞扩增倍数、CD3-CD56+细胞比例高于外周血来源,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样的大体系细胞培养方案既可以扩增培养外周血来源NK细胞,也可以扩增培养脐血来源的NK细胞;培养后的NK细胞总数有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起始细胞数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