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典型Brodie骨脓肿的影像学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典型B rod ie骨脓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9例经手术和其它治疗证实的B rod ie骨脓肿的放射学和病史资料,包括X线、CT和MR I资料,研究其中14例非典型B rod ie骨脓肿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分析其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结果14例非典型B rod ie骨脓肿中单发11例,多发3例,有9例发生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骨结核,4例误诊为骨样骨瘤,2例误诊为骨母细胞瘤。不典型表现为:发生部位不典型、硬化环不连续或硬化区域较大,骨破坏区内密度混杂,有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15例典型的B rod ie骨脓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小圆形或椭圆形均匀透亮破坏区,周边见高密度硬化环,无骨膜反应。结论B rod ie骨脓肿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应与骨结核、骨样骨瘤和骨母细胞瘤等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观察瘤体刮除术和瘤大块切除术两种肿瘤切除方式用于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肿瘤切除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肿瘤部位和破坏大小分别选择瘤体刮除术和瘤大块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43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35例采用瘤体刮除植骨术,8例采用瘤大块切除重建术(人工关节置换、大块异体骨移植).随访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肢体功能等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术后局部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复发与Jaffe组织病理学分级和X线Campanacci分期呈正相关系,P<0.0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应根据肿瘤部位及其破坏的程度,分别选择瘤体刮除术或瘤大块切除术,而瘤体刮除术如能有效切除肿瘤又不影响骨支撑作用应作为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中动脉损伤很容易漏诊和延误治疗,并造成严重残废[1].2002年3月~2005年3月,笔者共收治4例下肢内固定术中并发主干动脉损伤病例.现报道并分析原因,旨在提高对这种损伤的警惕,最大限度地避免该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组织工程学的中心环节是支架材料,而支架材料要达到理想的骨支架材料的要求,必然要走"复合"之路.采用不同支架材料的复合可能是解决理想骨支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就骨组织工程中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桂酊涂擦结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红桂酊结合手法治疗组(简称"联合组")、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和推拿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联合组采用红桂酊涂擦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评价3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手法组(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红桂酊组、手法组(P0.05),红桂酊组VAS评分低于手法组(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联合组VAS评分低于红桂酊组、手法组(P0.05)。疗程结束后,红桂酊组、手法组、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71.42%、93.33%,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红桂酊组、手法组(P0.05),红桂酊组和手法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结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安全性好,且能保持一定时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评估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37例下肢动脉钝性损伤患者(髂外动脉3例、股动脉11例、胭动脉23例,均为单侧损伤,均经术中诊断动脉损伤并已栓塞),采用足背动脉搏动、跗趾远端针刺出血、患侧与健侧跗趾温差、跗趾氧饱和度、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作为检查方法。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符合率的差异。结果足背动脉搏动(符合率为100%)、动脉造影(符合率为100%)、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为96.97%),分别比跗趾远端针刺出血(符合率为24.32%)、患侧与健侧蹲趾温差(54.05%)和跗趾氧饱和度(氧饱和度〈94%,符合率为43.24%)的符合率要高(组间用行×列表x^2检验,P〈0.05)。结论足背动脉搏动、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是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可靠的诊断方法。而足背动脉搏动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更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胸腰段椎体新鲜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钉棒复位固定后,多数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但椎体内塌陷的骨支架结构往往不能同时恢复,形成椎体内的空隙,这种中前柱的缺损如不进行有效重建,则可能在晚期发生伤椎椎体的塌陷和矫正度的丢失,并可引发内固定疲劳失败及迟发性神经损伤。本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后经伤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行开放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新鲜爆裂性骨折患者19例,并进行了随访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和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评估其作为骨支架材料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β-磷酸三钙组、小肠黏膜下层组和空白组4组,于双侧桡骨骨干中段做20 mm长的骨缺损,每组的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小肠黏膜下层,空白组不加任何添加物.分别在术后3,6,12、18周于植入处取材,并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和力学测试.结果:实验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和β-磷酸三钙组均表现良好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并由新生骨替代.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比β-磷酸三钙组6周时骨痂形成量多,而且18周时塑形也更为完全.小肠黏膜下层组仅在两端骨断端和缺损区尺骨边缘有少量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变软.空白组在骨缺损区无明显成骨.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3,6,12周的成骨面积与单纯β-磷酸三钙组多差异有显性(P<0.05),而在18周时两差异无显性意义.力学强度及3点折弯强度测试显示在6,12,18周时间段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与β-磷酸三钙组比较差异均有显性(P<0.05).结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时,比单纯的β-磷酸三钙成骨时骨痂量多,塑形完全,是良好的骨支架材料.而单纯的小肠黏膜下层成骨较差,不适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覆盖肿瘤切除后,腹股沟和下腹壁区缺损修复的新方法.方法:2005年9月~2007年12月,治疗4例患者.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纤维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全部病例均为多次手术后复发.切口起于腹股沟和下腹壁缺损区的内上角,沿中线走行至剑突后转向外上方,经由乳晕下方至腋后线.切开腹直肌前鞘的内缘,向外侧掀起腹直肌前鞘和续接的全腹外斜肌及其表面皮肤,形成具有宽大蒂部的肌筋膜皮瓣.然后,将皮瓣下移,覆盖在腹股沟和下腹壁缺损区.裸露的供区,利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弹性,直接缝合.切除的范围从18×15~22×18cm,平均310cm<'2>.转位的肌筋膜皮瓣从30×17~37×20cm,肌筋膜皮瓣平均下移11cm以上.所有的创面均一期闭合,仅1例3×3cm区游离植皮.结果:4例转位的肌筋膜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下缘裂开,经换药愈合.平均随访11个月,复发1例.无腹壁疝出现.结论:应用全腹外斜肌筋膜皮瓣修复腹股沟区和下腹壁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骨钛板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主诉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2年近来加重,伴胸部紧束感,小便经常失禁4个月就诊。检查:患者颈部向左侧旋转受限50%,后伸受限并伴有双下肢触电感。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感觉正常。Hoffmann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颈椎X线片提示:C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