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丁彦  常红云 《四川医学》2019,40(11):1150-115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 I4)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单纯T2DM患者99例(T2DM组)、早期DN患者66例[早期DN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30mg~300mg/24h]、临床期DN患者35例(临床DN组,UAER范围>300mg/24h),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对照组),对比各组的血清hs-CRP、IL-6、MCP-1及Angpt I4水平,并分析hs-CRP、IL-6、MCP-1及Angpt I4与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T2DM组、早期DN组的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hs-CRP、MCP-1水平显著的高于T2DM组,临床期DN组的IL-6高于T2DM组和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T2DM组和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期DN组的hs-CRP、IL-6、MCP-1均高于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的Angpt I4低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与Scr、BU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与Angpt I4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DN患者的血清hs-CRP、IL-6、MCP-1水平升高、Angpt I4水平降低,并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张学艳  张幽燕  常红云 《河北医药》2013,(13):1934-1936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尤瑞克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尤瑞克林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2只。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30min及23.5h尤瑞克林低、中、高剂量组舌下静脉注射尤瑞克林3.75×10-3、8.75×25-3、17.25×10-3PNA单位/kg,余2组以同样给药途径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24h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化法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定量分析。结果单纯缺血组动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为严重,尤瑞克林不同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P<0.05或<0.01)。尤瑞克林各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0.01)、同时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0.01),且随剂量升高呈量效关系。结论尤瑞克林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cl-2蛋白表达、抑制bax蛋白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来减少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女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病理学及预后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外科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放射学、随访资料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3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20~67岁,平均46岁。根据影像学显示大小,分为微腺瘤6例,大腺瘤23例,巨大腺瘤6例。依据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生长激素型腺瘤7例,泌乳激素型腺瘤5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腺瘤5例,其它混合型腺瘤17例,裸细胞腺瘤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4~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其中5例(14.3%)复发。结论女性垂体腺瘤以大腺瘤为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可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对其进行功能性分类、研究,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基于干细胞的小鼠胃幽门部类器官体外长期培养体系的方法,分析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促进胃发育、生理、感染和肿瘤发生等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方法培养和收集R-Spondin1、Wnt-3A条件培养基,按生长因子比例制备类器官培养基。处死C57BL/6小鼠,分离胃幽门部,彻底清洗、消化并收集胃腺体。基质胶包埋后加入类器官培养基,显微镜下观察类器官生长状况。收集生长时间为1个月和5个月的类器官,制成石蜡标本,行HE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个时间点的类器官形态和增殖能力。结果在基质胶和类器官培养基的作用下,胃幽门部类器官能长期持续培养达7个月以上。组织形态上,生长时间为1个月和5个月的类器官均显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Ki67阳性细胞数前者稍高,但后者仍具一定的生长增殖能力。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胃幽门部类器官体外长期培养体系,建立了类器官的石蜡样本处理方法并优化步骤,提供了具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β-catenin和E-cadherin在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胰腺神经内分泌性肿瘤(P-NET)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01—2014-06间60例SPTP、48例P-NET病例,回顾性复习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SE、Cg A、Syn、CD56、β-catenin、E-cadherin(ECD)和Claudin-5的表达情况。结果 NSE、Cg A、Syn、CD56免疫标记物在这2组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NET组的Cg A阳性率显著高于SPTP组(97.9%:0),Claudin-5在所有SPTP中细胞膜(+),而P-NET均(-);β-catenin在60例SPTP呈细胞核(+),表达率为100%(60/60),在P-NET中呈细胞膜、细胞质(+),其表达率12.5%(6/48);ECD在60例SPTP中细胞膜(-)(0/60),在P-NET中呈细胞膜(+)(48/48,100%)。结论检测Claudin-5、β-catenin和ECD的蛋白表达有助于鉴别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脑梗死后HT分为HT组(n=48例)和非HT组(n=78例)。回顾性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临床资料,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出现HT的危险因素。结果 (1)HT组患者糖尿病、心房颤动及脑栓塞发生率均高于非H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脑卒中、高血压、酗酒、吸烟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HT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均较非HT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3)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3. 52,P 0. 05)、糖尿病(OR=3. 09,P 0. 05)是HT发生的危险因素,TC(OR=0. 60,P 0. 05)、LDL(OR=0. 18,P 0. 05)是HT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患者心房颤动是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TC和LDL是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保护性因素,血脂水平低的患者应该警惕大面积脑梗死后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常红云  王晓鹏 《河北医药》2012,34(12):1860-1862
脑血管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在原来基础较高水平上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我国现有脑血管病患者700万余,每年新发病约以20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其中脑梗死患者占约半数以上[1].而中青年(16~45岁)脑梗死患者逐渐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脑梗死是以脑部血流中断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为表现的脑部疾病,目前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死因之一,由于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相当少见、组织发生尚未定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一般无特殊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就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