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产后出血(PPH)大量输血(MT)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严重PPH患者47例,采用TEG检测凝血功能并指导MT治疗。观察TEG检测前后成分血输注情况、不同TEG参数下输血情况,统计临床预后。结果:TEG检测显示,PPH产妇存在血液低凝状态。在Angle角<53°、R值>10min、MA<37mm患者中,滤白红细胞悬液(LPRC)、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用量明显增加(P<0.05)。根据TEG参数调整输血成分后,R值和K值明显缩短,MA值、Angle值和CI值纠正,凝血功能显著改善(P<0.05);47例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TEG检测能够全面反映产妇的凝血状态,对PPH的MT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可能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产妇中符合PPH诊断标准且需接受输入血液制品的287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限制输液组(148例)和常规输液组(139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输入血制品数量及种类、总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家属误工时间等,通过SF-36量表评估患者术后1月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的差异。结果限制输液组产妇出血总量低于常规输液组(P0.05),血液制品的用量和种类少于常规输液组(P0.05),从输液总费用、输入血液制品费用、抗生素费用和护理费用等方面降低了住院总费用(P0.05),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家属误工时间(P0.05),增加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八个维度的评分(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可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和输血量,减少患者及家庭住院期间人力和物力支出,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2年5月待产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284例(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47例(妊高征组)及正常妊娠孕妇65例(正常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的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予比较。以90ml/min.1.73m2为临界值,GFR小于该值的57例患者记为子痫前期伴肾功能损害组(即A组),GFR大于或等于该值的227例患者记为子痫前期无肾功能损害组(即B组),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指数(SI)、每搏量(S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周围血管阻力(SVR)、心肌加速度指数(ACI)、速度指数(SV)。结果:子痫前期组出现BUN、UA异常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妊高组和正常组(P<0.01);子痫前期患者Scr、BUN和UA较妊高组、正常组明显身高;而GFR显著降低;子痫前期伴肾功能损害组SBRI、SVR显著高于无肾功能损害组,而CI、CO、SI、SV、VI显著低于无肾功能损害组(P均<0.01)。结论:子痫前期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其孕妇心输出量的降低和外周阻力的增大是发生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宝鸡市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市5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宝鸡市5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26.19/10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系统管理,尤其是高危孕妇的筛查、转诊及分级管理,强化产科急救、转诊能力的培训,加强产科与多学科间的协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下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1周,分析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孕囊大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发症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 2组孕囊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6,t=4.01;P<0.05);而各组孕囊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t=5.00;P<0.05);血清β-HCG 2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t=10.65;P<0.05);各组血清β-HCG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3,t=157.54;P<0.05)。结论子宫动脉下注射甲氨蝶呤并栓塞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小孕囊大小,利于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拟行腹腔镜保守手术的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n=50)单纯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GnRHa组(n=50)于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应用GnRHa治疗,反向治疗组(n=50)在GnRHa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反向添加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单纯手术组术后1,3,6,12个月血清AMH水平低于术前及GnRHa组、反向治疗组(P0.05),术后12个月GnRHa组、反向治疗组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两组无差异统(P0.05);3组E2、FSH、LH均在术后6,12个月恢复术前水平,GnRHa组术后6个月内波动较大(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术后总缓解率、妊娠率高于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GnRHa组、反向治疗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反向治疗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低于GnRHa组(P0.05)。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应用GnRHa能够促进血清AMH水平升高及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联合反向添加疗法可减少围绝经期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