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0眼)儿童白内障患儿行2.8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1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低钙性白内障2眼.术后随访3月~26月,观察视力、并发症和角膜曲率的变化.结果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1眼0.05,5眼0.05~0.3,5眼矫正视力≥0.5,外伤性白内障2眼0.12,5眼≥0.6;低钙性白内障2眼≥1.0.术前、术后1月角膜曲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随访中6眼行后囊切开.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源性散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0.05%与0.025%)碘伏液(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术前冲洗结膜囊后,患者角膜荧光染色、主觉症状、结膜囊细菌培养等方面的差异,以期找到更安全、有效的白内障术前冲洗结膜囊的碘伏液浓度。方法选择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83例(83只眼),随机分为A、B两组,术前分别采用0.05%碘伏液(A组)、0.025%碘伏液(B组)冲洗结膜囊,比较两组术后患者主观症状、术眼眼表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的差异,以及术前、术后结膜囊采样细菌学培养情况。结果A、B两组浓度的聚维酮碘稀释液均能达到相同的结膜囊细菌消毒效果,但B组较之A组术后患者眼部感觉更舒适,同时客观的眼表损伤更轻微。结论较低浓度(0.025%)的聚维酮碘液在保证有效清除结膜囊细菌的同时,还能明显地降低术后患者的主观不适症状和客观的眼表损伤体征,有利于视功能的更快恢复,可作为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彬  韩宇  帅彤  曾利  郝更生  刘素琼 《四川医学》2004,25(5):531-532
角膜疾病是眼部常见病,据统计约15%~20%的盲人是由角膜病引起的。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眼科仪器的改良以及眼科免疫学,药理和角膜材料保存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穿透性角膜移植(PKP)已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在组织器官移植方面最成功的手术。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14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中5例联合白内障摘除,4例植入人工晶体,1例未植入人工晶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目间接检眼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帅彤  杨君  郝更生  叶宏权  曾利  陈彬  刘琼 《眼科》2004,13(3):143-144
双目间接检眼镜因其具有视野宽、立体感好、照明强、便于周边眼底检查及可直视下手术等优点,越来越成为现代视网膜外科医师应该掌握的技能之一。我科于1998年引进该项技术并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在基层医院门诊开展白内障防盲手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356例(359眼)白内障均按门诊手术程序进行准备,排除眼部及全身绝对手术禁忌证,针对相对手术禁忌证进行先期治疗,手术方法按晶状体核的硬度采用超声乳化术(II~Ⅲ级核)或现代囊外摘除术(IV~V级核),并对比两者在术后第1天裸眼脱盲率、脱残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第1天总的裸眼脱盲率为89.67%,裸眼脱残率为47.07%,但超声乳化组和现代囊外摘除组裸眼脱残率存在差异。结论基层医院在门诊开展白内障防盲手术安全、有效,能取得较好的术后脱盲率,但超声乳化术在术后脱残率上较囊外摘除术高,且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角膜水肿更少,提示在门诊条件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的防盲手术更安全,同时今后应注意加强对防盲手术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2.4mm与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术源性散光度数大小、患者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及主观舒适度差异。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4-12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2例(67只眼),其中行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5例(32只眼)(观察组),行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27例(35只眼)(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术眼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LogMAR视力、角膜曲率,并记录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用矢量分析法计算两组患者的SIA度数,比较两组患者裸眼Log-MAR视力及SIA度数大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SIA度数均低于对照组,裸眼LogMAR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SIA度数高于术后1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个月SIA度数与术后3个月SIA度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效果优于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4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1个月SIA度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前房型人工晶体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开放性弹性襻 AC— IOL 因其制造工艺的完美和在眼内良好的稳定性 ,较睫状沟缝线固定 PC—IOL 具有操作简单 ,术后效果好等优点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Auffarth等〔1〕通过14年观察认为新型 AC—IOL 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睫状沟缝线固定 PC— IOL 的替代和需 期植入或更换晶体者 ,ICCE术后者应用。我科于 1995年~ 1999年 3月共植入 AC—IOL4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选择患者 :年龄 2 1岁~ 84岁 ,共 40眼。其中 期植入 2 9眼中 ICCE术后 2 0眼 ECCE意外 期植入 4眼 ,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或虹膜广泛粘连者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 对12例(18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术前人工晶状体的计算公式根据眼轴的长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计算公式:眼轴长度<26.00 mm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采用SRK-Ⅱ,眼轴长度>26.00 mm者,采用SRK-T公式(为保证手术后的裸眼视力效果,眼轴长度>26.00 mm的患者实际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采用SRK-T公式的计算结果,与SRK-Ⅱ公式仅作术前理论预测对照),同期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18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5者占94.4%,SRK-Ⅱ和SRK-T公式预测屈光度和术后实际屈光度的误差值分别为(1.48±0.67)D和(0.78±0.56)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后囊膜破裂,术后第1天8眼患者眼压轻度升高,经降眼压后1~2 d恢复正常,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随访期内(6~12个月)未发现影响视力的后囊增生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对于眼轴长度>26.00 mm的高度近视患者的人工晶状体的计算公式选择SRK-T对保证手术效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备皮方法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眼科择期行内眼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手术前不剪除睫毛;对照组100例,术前按照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剪除睫毛,其他术前准备两组均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冲洗术眼结膜囊后、术前消毒术眼后即刻、手术完毕即刻3个时间点结膜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两组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并发症及操作的便利性等。结果两组患者结膜囊3个时间点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比实验组明显且持续时间长(P〈0.05);实验组术前准备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低。结论内眼手术前皮肤准备的关键是彻底清洁眼睑及周围皮肤、结膜囊冲洗消毒。术前不剪睫毛不会增加术后细菌感染的风险,且减轻术后眼部的不适症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计对白内障复明术后视力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计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各类白内障患者 73例 (10 7只眼 ) ,术前采用LAMBDA 10 0视网膜计检测患眼的预测视力 ,并与术后 1~ 3个月时的矫正视力作比较。结果 :结果一致74只眼 (占 6 9.2 % ) ,白内障混浊程度≤ 6分者预测视力与术后视力之间呈良好的正直线相关 (r =0 .735 6 ,P <0 .0 0 1) ,预测视力和白内障混浊度与术后视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0 .4 0 83x1 0 .0 318x2 2 .796 2。结论 :LAMBDA 10 0视网膜计能较准确地反映术前视网膜黄斑区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视力预测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