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纳米金对HepG2上清液诱导的人淋巴细胞进行干预,初步观察纳米金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HepG2上清液与人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纳米金干预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GF)水平;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淋巴细胞表面形貌及超微结构.结果 HepG2上清液(富含VEGF)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其增殖抑制率上升到(41.90±1.32)%,而纳米金干预后抑制率下降为(35.73±1.54)%(P<0.05);AFM结果显示HepG2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细胞高度、粗糙度均减小,细胞膜内陷,而纳米金干预组这种变化不明显;共培养组体系中VEGF含量为(308.51±21.73)pg/mL,而纳米金干预组VEGF下降为(96.78±11.27)pg/mL(P <0.05).结论 纳米金通过与HepG2上清液中VEGF结合,增加了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处于较高水平;良性结节的血流分级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处于较低水平(Z=3.74,P<0.001)。恶性结节的PSV[(41.30±19.99)cm/s]大于良性结节[(32.38±11.00)cm/s,t=2.37,P=0.02];恶性结节的MVD[(59.03±12.85)条/200倍镜]高于良性结节[(46.97±10.16)条/200倍镜](t=4.47,P<0.001)。结论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及PSV。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2例术中行一期缝合(研究组),38例行T管引流(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BMI和胆总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延长(113.92 min vs.95.92 min,P=0.032),但结石残留率明显降低(0 vs.6.0%,P=0.002),而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4.00 d vs.5.11 d,P=0.088);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8.1%vs.5.3%,P=0.701),观察组发生1例A级胆瘘与2例B级胆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两组均无中转开腹与死亡病例;均获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两组均无结石复发及有症状的胆道狭窄发生。结论:对选择性病例实施一期缝合具有良好的短期与长期的临床效果。与T管引流术比较,一期缝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避免T管的使用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纳米金(GNP)对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和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RGSS)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浓度为50 nmol/L直径分别为25、50、100 nm的GNP溶液;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周细胞株HBVP-1200;光学显微镜观察GNP作用周细胞、在细胞中沉积;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周细胞增殖;原子力显微镜( AFM)观察周细胞表面形貌;Western blot检测周细胞RGS5蛋白表达.结果 (1)不同组间的GNP( 25、50、100 nm)及对照组,其周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7.9±5.9)%、(121.7±3.4)%、(107.6±2.1)%及( 100.0±0.0)%;粒径越小,周细胞增殖率越高(P<0.05).(2)AFM观察到粒径越小的GNP处理后,周细胞表而形貌变化越明显.主要表现在细胞膜内陷、细胞表面出现较大孔洞,有细胞内吞现象. (3)Western blot检测到粒径越小的GNP,抑制RGS5蛋白表达越明显.结论 GNP促进人微血管周细胞增殖,抑制周细胞RGS5蛋白表达;并且GNP粒径越小,对周细胞影响越明显.当GNP粒径达到100 nm时,对周细胞增殖和抑制RGS5蛋白表达几乎无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9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PTCD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减轻。97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道感染,发生率2.06%;1例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03%;上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2周内痊愈。PTCD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PTCD治疗,不仅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而且具有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 PAB)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及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5、1.0、1.5、2.0 μmol·L-1)的PA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PAB对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表征细胞超微结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OD570值为1.07±0.02)相比,浓度为0.5、1.0、1.5 μmol·L-1的PAB对HUVEC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OD570值分别为1.05±0.03、1.03±0.03和1.02±0.03,P>0.05。对照组HUVEC细胞迁移距离和数量为(332.35±9.51)μm和(113.6±7.13)个,浓度为0.5、1.0、1.5 μmol·L-1的PAB处理组细胞迁移距离缩短、数量减少,分别为(285.65±12.59)μm、(230.72±8.24)μm、(203.25±12.59)μm和(97.2±4.49)个、(69.8±5.89)个、(49.6±6.58)个,P<0.01。PAB使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膜表面凹陷和孔洞形成,细胞骨架排列混乱,F-actin解聚。结论 PAB可以改变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破坏细胞骨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COVID-1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期间(2020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我院收治急腹症患者的临床处置与COVID-19筛查措施,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降钙素原及咽拭子核酸筛查.结果:共收治急腹症患者59例,治愈出...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观察纳米金-表阿霉素复合体(epirubicin-nanogold compounds, EPI- AuNP)能否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方法】 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EPI-AuNP,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淬灭实验、动态光散射及Zeta电位变化对其进行鉴定。体外实验分为AuNP处理组、EPI处理组、EPI- AuNP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将HUVECs、HepG2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h后各组分别加入AuNP溶液、EPI溶液、EPI-AuNP溶液和无血清培养液200?l,继续培养24h后:MTT比色法检测HUVECs、HepG2细胞生存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细胞内EPI的积聚量。【结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AuNP的最大吸收峰在520nm处,而EPI-AuNP在525nm处。EPI (100mg/L)荧光强度为195.2±7.5;EPI-AuNP为16.4±5.0,P=0.000。AuNP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14.34?0.75) nm、(-21.19?0.64)mV;EPI-AuNP为:(18.54?1.84)nm、(-15.34?0.72)mV,P<0.01。体外实验:MTT比色法结果显示EPI处理组HUVECs、HepG2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29.25? 1.59)%、(71.10?4.16)%;EPI-AuNP处理组:(21.29?1.51)%、(43.82?2.21)%,P=0.000。【结论】 成功合成EPI-AuNP复合体,体外实验证实其对HUVECs、HepG2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的手术策略.方法 对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采用分组选择治疗方式,其中对早期隐匿性疝(39例)采用观察随访为主的治疗方式,而对真性隐匿性疝(62例)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分析临床资料及采用分组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结果 将隐匿性疝采用分组手术策略治疗后,仅有2例隐匿性疝(2%,2/101)发展为有症状的疝,在早期隐匿性疝组为其自然病程,而在真性隐匿性疝组中有1例出现补片排斥现象,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对隐匿性疝采取分组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及量化组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