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潜在的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症状,许多患者在发生TIA一段时间后会进展为卒中,因此需要对TIA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估,及时启动正确的治疗以改善预后[1]。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缺血的检测较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序列更为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经病理证实的FNH结节,分析其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 9例FNH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共有10个病灶,其中肝右叶6枚,跨左右叶2枚,肝左叶2枚.5例患者CT及MRI资料完善,1年轻女孩仅行MRI检查,3例患者仅行CT检查.CT表现:8例FNH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5个见裂隙状、星芒状低密度中央或偏心瘢痕.动脉期7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中度强化,所有病灶中心瘢痕均未见强化,4例肝门侧见增粗迂曲血管影.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不均匀降低,呈相对高和等密度,强化特点呈"快进慢出"强化模式.5例肿块中央或偏心裂隙状瘢痕呈缓慢渐进性强化.MRI表现:T1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个病灶呈等信号;T2WI示6例患者均呈稍高信号.MRI增强扫描示,6例患者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稍高信号及等信号,5个病灶出现中央瘢痕,瘢痕组织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表现为延迟强化.结论 FNH多见于青中年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靠近肝包膜下,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全面、准确显示FNH的血供特点.病灶明显富血供高强化及裂隙状纤维瘢痕延迟性强化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病灶多无包膜,两者均能对其做出准确诊断.二者结合可提高FNH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CT血管成像(CTA)评估颅内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于神经内科住院的表现有缺血性脑卒中(CIS)症状的病人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7.69)岁。将病人随机分为双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21例。两组管电压、碘对比剂剂量分别为80 k V、50 m L和120 k V、100 m L。对2组病人分别进行CTA检查,并进行相应后处理以显示颅内动脉斑块。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2组影像噪声、血管强化程度、影像质量评分及X线辐射剂量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间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双低剂量组的噪声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间CNR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管电压组大脑中动脉M1段及椎基底动脉监测点的CT值均高于常规管电压组(均P0.05)。双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影像质量评分均显示良好(均2分),两组间各种影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剂量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辐射剂量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结论双低剂量组CTA检查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及成分,可对其稳定性做出较精确的判断,并能有效降低X线对人体的电离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的肾毒性。双低剂量CTA评估颅内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 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扫描联合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对肺癌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阳性率及特异性。方法分析及统计2011年-2013年进行LD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肺癌高危人群体的检查结果,并与常规早期肺癌筛查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DCT与常规剂量CT扫描肺部阳性检出率及病变影像学表现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辐射剂量明显下降,是常规剂量的6.38%(P<0.05);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约95%、特异性约80%,对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对本实验组阳性率为1.58%(6例),最终确定早期肺癌的为1.05%(4例),LDCT在本实验组中检出病灶阳性率为12.1%(46例),其中8例影像诊断为早期肺癌(2.11%),最终仅4例(1.05%)确诊为早期肺癌,存在影像诊断假阳性。本研究共759人参与,其中LD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组(379例,女:176例,平均年龄54.3岁,慢阻肺患者7例;男:203,平均年龄57.6岁,慢阻肺患者26例)筛查肺部阳性率12.1%(46例有肺部CT阳性表现,6例肿瘤标记物联检均呈阳性,4例确诊为肺癌)。结论 LDCT与肺癌肿瘤标志物两种检查方法优势互补,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05%,避免单项检查的假阳性事件发生,联合检测更有利于早期肺癌的早期发现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纤维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表现特点.26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16例行CT平扫.结果:本组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深部,病变主要累及髓质,以额颞叶为主(23例,88%),部分侵犯邻近皮质.26例中17例(65%)病变为弥漫性...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1例     
患者女,46岁.临床诊断"胆囊结石"拟行手术,术前常规胸片检查发现左下肺占位,建议CT检查.CT检查:平扫发现左下叶后基底段近脊柱5.7 cm×5.3 cm×8.0 cm大小囊性包块(图1),轮廓光整,与主动脉联系紧密,疑为"肺隔离症",然后采用3 mm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总量为80 ml,速率为3 ml/s,延迟时间为20 s,见1条发自主动脉的强化血管影(图2,3),伸向包块内,CT诊断为左肺隔离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F微导管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使用适应证。方法22例患者使用3.0FSP导管分别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行栓塞化疗术。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颗粒。结果22例患者共使用微导管25次,成功率100%。肿瘤病灶缩小〉80%者18例(81.8%),缩小〈50%者4例(18.2%),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肿瘤动脉细小、走行迂曲、与肋间动脉及骨髓动脉共干的患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CT发明应用至今已有30余年,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CT产品也是日新月异。我院在2000年购买了一台产自美国GE公司的HispeedFX/Ⅰ螺旋CT,现已使用近5年。随着对螺旋CT机器性能的不断深入了解和掌握,笔者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1螺旋C T的原理常规CT机为X线球管与高压发生器之间靠电缆联系,因此每次扫描结束后都必须使球管复位。这样每次扫描球管都必须经过启动、匀速、采样、减速、停止等几个步骤,扫描时间太长,效率非常低下。而螺旋CT采用滑环技术,使X线球管与电源之间采用类似电车式的接触式连接,这样球管就可以永远朝一个方向转动,而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常规CT增强扫描与能谱CT血管造影检测,并以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血管造影对疾病诊断与术前分期评估价值。结果 44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有壶腹周围癌,16例为壶腹部周围炎性肿块。能谱CT血管造影诊断良恶性病灶敏感度为93.18%,特异度为93.76%,准确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7.62%,阴性预测值为83.33%,高于常规CT增强扫描的77.27%、62.50%、73.33%、85.00%、50.00%。41例能谱CT血管造影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均为壶腹部周围癌的患者中,病理T分期包括T1期4例,T2期21例,T3期13例,T4期3例;能谱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T1期5例,T2期20例,T3期12例,T4期4例;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分期诊断与病理T1、T2、T3、T4分期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别为0.626、0.659、0.597、0.532。结论 能谱CT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