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囊肿     
<正> 肝囊肿并非罕见疾病,多因病灶小,缺乏任何症状而被忽视。但在病程发展中可逐渐长大,以致严重地影响身体健康和损害肝脏功能,并给治疗上带来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本文报告我院1975~1979年收治的肝囊肿六例(附表)并对有关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简称 AOSC),在我国发病率高,晚期、重症病人死亡率达50%,为胆道良性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常伴有肝实质损害、胆源性败血症、休克、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我院近10年来收治胆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通过实验性小肠扭转模型.观察了小肠缺血半小时后再灌注,在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再直用谷氨酰胺一周后大白鼠小肠粘膜湿重,脱氧棱糖核酸含量及肠粘膜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应用谷氨酰胺后能促进肠粘膜细胞的分裂增殖,加速损伤粘膜的增生修复。  相似文献   
4.
26例克隆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0年以来收治26例克隆氏病,根据临床实践并参照文献提出了对克隆氏病的急、慢性分类标准;对克隆氏病的诊断及漏诊原因作了分析;对克隆氏病并发症的处理、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提出了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纤维胆道镜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对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它开辟了在直视下对胆道结石定位和清除的新途径。可以明显地降低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被公认为是胆道手术中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工具。我院自1981年9月~1984年6月于临床应用16例,现将初步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9例全小肠扭转的诊治与观察,提出诊断上与一般性机械性肠梗阻显然不同,治疗上强上期手术探查,手术方法上认为复位扭转肠袢的同时要进行肠减压,对阻断中毒性休克的发展甚重要,此外对肠粘膜保护,逆转肠生机及广泛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采用腘静脉肌袢成形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患肢继发溃疡23例,28条患肢。其中21例,25条患肢溃疡在术后1周内结痂,2周内痂皮脱落创面愈合;另2例,3条患肢溃疡在术后5周内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溃疡均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永久性腹壁人工肛门是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Miles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乙状结肠建造满意的人工肛门。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991~1996年我科收治院内外直肠癌Miles术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者16例,现对并发症发生的认识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r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简称AOSC)在我国发病率高,晚期、重症患者死亡率达50%,为患胆道良性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常伴有肝实质损害,胆源性败血症、休克及急性肾衰等严重并发症。故如何提高AOSC的疗效,降低死亡率是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近10年来收治胆系  相似文献   
10.
脾组织移植的临床与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外科1980~1982年,对脾破裂严重无法保留脾脏的7例病人,施行了脾切除及脾组织移植术,并且做了动物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12~57岁。均为闭合性腹部损伤,脾脏损伤严重无法保留,行脾切除、脾组织移植术。移植脾组织2块(0.5×2×2cm)1例,3块(0.5×0.5×3cm~1×1×2cm)2例,4块(0.5×1×1~0.5×1×2cm)3例,5块(0.5×1×1cm)1例。移植部位有脾床、大网膜、腹直肌、腹膜后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