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青松 《中外医疗》2011,30(23):30-31
目的观察铸造桩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大面积缺损,牙冠缺损〉2/3,需全冠修复的患牙76颗,修复前完善根管治疗。结果修复成功74颗,失败2颗,其中松动脱落1颗,牙根折裂1颗,成功率97.4%。结论铸造桩核具有良好的抗折能力,粘接后固位力强,是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IGF-2基因印迹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IGF-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2)基因的印迹状态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T-PCR及限制性内切酶(ApaⅠ)酶切等方法,检测33例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的印迹状态,分析IGF-2基因印迹丧失(loss of imprinting,LOI)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印迹的丧失率为48.5%(16/33),癌近旁黏膜的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为21%(7/33),癌远旁黏膜的丧失率为12.1%(4/33)。同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中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0%);TNM分期Ⅲ、Ⅳ期的胃癌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0%)明显高于Ⅰ、Ⅱ期者(12.5%)(P均0.05)。结论:IGF-2基因印迹丧失是贯穿于胃癌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表观遗传异常,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病人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闭孔疝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闭孔疝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疝,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较高。为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该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肠直肠肿瘤治疗以来,其临床益处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1]。但腹腔镜技术对于外科医师来说仍是一种挑战[2]。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scopic surgery,HALS)以其安全、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推崇[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开展HALS结肠直肠癌手术以来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同期传统开腹结肠直肠癌手术进行比较,评价HALS术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蟾毒灵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蟾毒灵对人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蟾毒灵对大肠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蟾毒灵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结论诱导大肠癌细胞周期S期阻滞可能是蟾毒灵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p53对胃癌细胞BGC823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3基因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中Survivin和p53基因表达情况;利用质粒pcDNA3.0-rpS3转染该细胞株。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在培养后不同时间点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确认了胃癌细胞株BGC823中Survivin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受野生型p53质粒转染的胃癌细胞在培养16和24h后,Survivin mRNA和蛋白质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野生型p53在转染胃癌细胞株BGC823后可显著抑制后者Survivin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老年胃癌术后近期影响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按照有无输血分为输血组和无输血组,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输血组患者肿瘤大小、侵袭度、淋巴结转移度、TNM分期、术前贫血高于无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显示29例患者复发,其中输血组有21例(52.5%)患者复发,无输血组有8例(20.0%)复发,输血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无输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侵袭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围手术期输血、有无术前贫血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输血与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发生率及预后不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围手术期输血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空肠憩室病是一种罕见的小肠疾病,通常表现为无症状或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贫血或慢性腹痛。本文报道的是一例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多个巨大空肠憩室并发肠梗阻,行近端空肠部分切除加空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憩室炎并发淋巴管瘤。尽管无症状的空肠憩室病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有并发症的空肠憩室病会对病人生命造成潜在威胁,需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少见,对其临床治疗方法目前存在争议,现结合近10年本科诊治的13例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蟾毒灵治疗裸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蟾毒灵(0.5、1.0、1.5 mg/kg)处理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建立的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NS)(0.2 mL/只)、5-FU(25 mg/kg)做阴性(NS组)和阳性对照(5-FU组),测量移植瘤的体积,观察蟾毒灵对移植瘤的肿瘤抑制率、裸鼠生存期的影响;HE染色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TUNEL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Caspase-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蟾毒灵各剂量组和5-FU组裸鼠原位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NS组(P<0.05);蟾毒灵各组移植瘤的凋亡指数与NS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蟾毒灵能够抑制裸鼠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基因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