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JAK-STAT通路在兔心肌缺血后处理(IPO)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只进行简单的缺血再灌注,即每只标本在阻断前降支30分钟后再进行120分钟的再灌注.组2单纯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10),给予IPO,不给予通道阻断剂.组3,进行IPO,同时给予JAK-STAT特异性阻断剂AG490(AG490 +IPO组,n=10).以阻断前10分钟为起点,期间每10分钟记录1次左心室压力情况.每组分别于阻断前、阻断后20分钟、再灌注后60分钟、120分钟抽取2 ml血液作为标本,分别进行心肌磷酸激酶(CPK)的检测;最后处死,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各组的CPK于缺血、再灌注后均明显增加,组2 CPK于再灌注后较组1显著降低(P<0.05),而组3与组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p/dt max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越靠近0点表明心功能越差,IPO对心功能起到了保护作用,而AG490阻断了IPO的保护作用.组2的细胞凋亡千分率均小于组1(P<0.01),组3与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PO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及凋亡、心肌酶的释放,改善心功能.JAK-STAT通路参与了IPO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具有调节血细胞生成作用的细胞因子.它通过与红细胞膜上特异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结合,发挥促红细胞增殖和分化作用.目前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治疗贫血的制剂而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11/2020-02于邢台市人民医院眼科首次就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按治疗方式分为阿柏西普组与雷珠单抗组,采用3+PRN(pro re nata)的治疗方案,两次注射时间间隔至少4wk,所有患者均先注射3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部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的大小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患者均完成12mo随访,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CVA、CFT、眼压以及注射次数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的BCVA、CFT在术前及术后随访中均有差异(P<0.05),两组间BCVA及CFT随访期间均无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阿柏西普组平均注射次数为6.094±0.689次,雷珠单抗组为7.231±0.652次,比较无差异(t=-6.403,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部并发症以及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比较,注射阿柏西普注射液治疗DME能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注射次数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正常人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患者小梁网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探讨小梁网中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与青光眼的关系.方法 取5例正常人及15例AAC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梁细胞eNOS和iNOS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人的小梁网组织标本有eNOS的表达,阳性细胞分布均匀,iNOS呈弱阳性或不表达.AAC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中,eNOS和iNOS均呈阳性表达,iNOS主要分布在邻管组织和Schlemm管.iNOS阳性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增强(P<0.05),而eNOS阳性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 AACG患者小梁网细胞eNOS表达减少而iNOS表达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邻管组织、Schlemm管,提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青光眼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或加重青光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对散瞳效果及角膜厚度影响的研究,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提供更适宜的散瞳方法。方法 将进行RetCam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初次筛查并需进行复查的早产儿131人,按不同用药方法分为A、B、C、D四组,分别点入1、2、3、4次托吡卡胺眼液进行散瞳,在距最后一次散瞳15min、30min、45min时测量瞳孔直径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thickness,CCT)。结果 瞳孔散大程度组内比较:A、B、C、D四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散瞳15min时,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散瞳30min和45min时,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CT组内比较:A、B、C、D四组内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比较:散瞳30min和45min时,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B组与D组C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使用2次散瞳药,在距最后一次散瞳30min时进行RetCam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为最佳散瞳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