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疗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主动康复组、被动康复组和系统康复组。主动康复组采用主动康复训练,被动康复组采用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康复组治疗则以主动康复训练联合CPM机的被动康复训练为主,在进行患者主动康复训练前,先使用CPM机进行锻炼。治疗后采用AKSS标准对康复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观察中,在改善膝评分方面,主动康复组与采用CPM的被动康复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被动康复组在膝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主动康复组,而集主动康复与CPM锻炼于一体的系统康复疗法可收获最佳的膝评分与功能恢复效果。结论:主动康复疗法与被动康复疗法各具所长,而系统康复疗法可综合二者优势,在改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屈伸膝肌群整体肌力等方面疗效显著,并可尽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75例仅接受现代康复疗法,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解痉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肌张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可集中医与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势于一体,对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早期康复疗法对于改善急性脑血管病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依据,将35例接受临床基础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的运动技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分别采用Brunnstrom法与Barthel法进行评定.收集2组患者康复周期内的数据,以作为6周后2组病人整体康复效果对比的依据.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水平比较显示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康复疗程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自理水平的改善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故应重视早期康复,针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开展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有效促进脑血管病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左凌 《家庭医学》2024,(1):20-21
<正>封闭针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苏联和英国。起初是将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阻断病变部位痛觉神经冲动向大脑的传导,从而改善局部痛点的应激反应,缓解疼痛。但由于普鲁卡因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常常在注射30分钟后疼痛即再次出现。于是,医生在普鲁卡因中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微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收缩局部血管,减慢普鲁卡因的吸收,维持药效。但是局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有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即局部皮肤坏死。直到后来发现了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与分期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脑卒中偏瘫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康复组(A组),综合康复组(B组),分期取穴法组(C组)各36例,A组只接受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0T)治疗;B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药物+ PT+OT+认知功能训练+心理康复+功能性电刺激+脑神经促通仪改善脑循环;C组使用康复训练结合分期取穴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并予以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与LOTCA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之间的比较,C组优于对照A组、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取穴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超短波与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61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超短波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超短波电极对置于膀胱区治疗,针灸组28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觉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残余尿增多、膀胱容量大、尿流率降低、膀胱顺应性降低,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超短波组比针灸组疗效更好。结论:超短波治疗对膀胱张力低下、收缩无力有改善作用,可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医康复单元治疗脑卒中并发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并发失语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6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有效率为91.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康复单元对患有脑卒中并发失语症的患者其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