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符合条件的41例胃癌患者,其中21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_2根治术(腔镜组),20例行开腹胃癌D_2根治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ETX)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均P0.05),其他临床指标包括术中输血比例、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切缘、术后通气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DAO和ETX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随后均将至术前水平,两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DAO和E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DAO和ETX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759、r=0.559,均P0.05)。两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同样安全、有效,且对肠道屏障功能影响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原则和策略。[方法]4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经内镜病理活检均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其中1例行腹腔镜探查,2例扩肛肿瘤局部切除,1例扩肛局部切除后补充行Miles术,2例行姑息性肿瘤手术,余39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并将手术标本与术前病理作比较。[结果]术后病理活检示45例中有3例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2例证实为腺癌,其中1例伴有肝转移,24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病理活检确诊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与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一致性较差,对于这类患者应予积极的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4.
郑明  左伯海  陶俊 《腹部外科》2014,27(1):70-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再发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或结石再发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5例中影像检查均有胆囊管结石,测量胆囊管长度为2~7 cm,2例胆囊管远端明显扩张.4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9个月后死于胆道感染合并重症胰腺炎.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是导致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某医院237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为胃癌根治性切除毕Ⅰ或毕Ⅱ(结肠前)吻合术。结果:237例中出现10例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4.2%,7例患者在术后3~5d,3例患者发生在术后8~10d由流质改半流质时。结论:通过持续胃肠减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营养支持治疗和中成药等综合治疗,大部分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Mir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2002年收治的27例M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式采用胆囊部分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或胆肠内引流术。随访18例.治愈15例(83.3%)。结论 M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病例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I期切除吻合的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对68例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8例病人中,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15例(切除率78.9%),无吻合口瘘;行Ⅰ期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吻合34例(切除率73.9%),有1例发生吻合El瘘。结论 右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宜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或捷径手术,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在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允许时也尽可能行Ⅰ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术后恢复、营养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期手术方法,ERAS组患者应用ERAS围手术期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术后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以及手术前后体质量比值(BW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患者术中补液总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均P0.05)。ERAS组术后第7天ALB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ERAS组术后第1、3、7天CRP、IL-6、PC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ERAS组术后第7天BWR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ERAS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且相对于传统模式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术后近期营养状况、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铜陵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拟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相比常规组,ERAS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53.77±23.53)和(64.24±22.44)h]、首次排便时间[(60.92±22.15)和(75.10±22.25)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8.77±3.27)和(26.67±4.29)h]、首次经口流质饮食时间[(22.26±9.64)和(89.47±13.39)h]、肠外营养时间[(5.43±1.57)和(7.46±1.45)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4.90±1.24)和(6.60±1.04)d]和住院时间[(8.73±1.80)和(10.83±2.07)d]短,术后住院费用[(5.35±0.58)万元和(6.06±0.65)万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相比常规组咽喉疼痛[7.5%(3/40)和27.5%(11/40)]、切口疼痛>Ⅱ级[5.0%(2/40)和20.0%(8/40)]、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Ⅰ级[17.5%(7/40)和37.5%(15/40)]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降低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Ⅰ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直肠癌患者101例行手术治疗,对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肿瘤T分期评估总准确率为60.4%(61/101),对肿瘤T分期评估的过度分期率与分期不足率分别为17.8%(18/101)及21.8%(22/101);对肿瘤N分期评估总准确率分别为72.3%(73/101),对肿瘤N分期评估的过度分期率与分期不足率分别为17.8%及19.8%。以淋巴结最长径>5mm为标准评估淋巴结转移阳性具有诊断意义(P<0.01),其评估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3.3%。结论 MRI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