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生物学特征的华裔高发肿瘤鼻咽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其强烈的种族性和地域性差异更加提示其具有遗传基础和遗传易感性.随着药物、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抗鼻咽癌药物开发出以西妥昔单抗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肿瘤疫苗、细胞毒T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药物,p53、Bax基因疗法,以及奥沙利铂、多烯紫杉醇等化学药物.文中主要按照化学药物、中药、免疫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分类综述鼻咽癌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海豹油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以及与脂肪乳的比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处方,通过高压乳匀法制备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血浆中稳定性等。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以及采用荷肉瘤S180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考察各组抑瘤率和存活率。结果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的粒径在200 nm左右,Zeta电位为-30~-50 m V,包封率达95%以上。体外释放研究证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一定的p H敏感性,且推测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更强的缓释作用。血浆中稳定性研究证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在血浆中较稳定,释放行为缓慢。结论由MTT法结果得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DTX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且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以荷肉瘤S180小鼠为模型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多西紫杉醇脂肪乳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在血浆中12 h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13.82±0.59)%与(12.91±0.60)%。说明剂型在血浆中较稳定,释放行为缓慢。另外,DTX组小鼠9 d存活率为0,多西紫杉醇脂肪乳组于9 d存活率为93.3%,而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组小鼠9 d存活率为100%,说明多西紫杉醇海豹油脂质体使得耐受剂量提高,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与用药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脂肪醇(Arg-Gly-Asp-Phe-fatty alcohol,RGDFOC12)与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的脂质体(RGDFOC12liposomes-loaded 17-AAG,RLAs)。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采用激光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测定粒径,Zeta电位和外观形态;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药物释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考察其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通过瘤质量、存活数、体质量、脏器指数比评价其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制备得到的RLAs的粒径为(130.6±0.6)nm,Zeta电位为(-28.37±1.67)m V,外观形态为球形,包封率为80%以上。RLAs在p H 5.4环境的累积释放百分数大于在p H 7.4环境的累积释放百分数。RLAs在血浆中可稳定存在,12 h累积释放百分数为(15.85±0.71)%。RLAs对5种肿瘤细胞有抑制增生作用。RLAs对接种S180腹水瘤的ICR小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的RLAs,制备方法简单、包封率高,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4.
药剂学是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学科,也是与药物临床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在药剂学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既是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的时代需求,更是药学生人才培养的切实要求。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思政元素组成两个方面出发,对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分析。药剂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从教师队伍的思想素养、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搭建等多个维度着手并且不断推进,其中思政元素体系建设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药剂学丰富的课程内容,可以从安全生产事件案例、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与事迹、传统中医药制剂的历史发展等多角度对药剂学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构建药剂学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以药剂学课堂为抓手培养有责任、敢担当、能奉献的药学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17-AAG-PBCA-NPs)。方法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17-AAG-PBCA-NPs;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优处方;采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17-AAG-PBCA-NPs进行表征和鉴定;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放药物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考察17-AAG-PBCA-NPs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以荷S180小鼠为模型,考察17-AAG-PBCA-NPs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界面聚合法制备的17-AAG-PBCA-NPs包封率大于90%,粒径为(180.5±12.0)nm,Zata电位为(-28.38±0.81)m V,表面形态规则均匀;17-AAGPBCA-NPs呈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株增生,动物实验表明,17-AAG-PBCA-NPs抗肿瘤活性比17-AAG强,毒性比17-AAG低。结论采用界面聚合法可制备得到17-AAG-PBCA-NPs,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包封率高,并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崔纯莹  李曦萌  刘虎  崔国辉 《医药导报》2009,28(12):1606-1609
(1. [摘要]目的以富含n 3不饱和脂肪酸的海豹油为油相,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阳离子脂肪乳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磁力搅拌、高压乳匀得粒径均一的样品,间隔不同时间取样,测定粒径、Zeta电位及pH值。结果TMS质量分数在0.10%~0.50%范围内,对脂肪乳的Zeta电位、粒径及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乳液的pH变化与乳液的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相关。结论作为油相的脂肪不断水解释放脂肪酸,脂肪酸电离产生脂肪酸根(RCOO-)影响海豹油阳离子脂肪乳的物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阿霉素脂质体制剂。方法采用膜分散法制备阿霉素脂质体;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考察阿霉素和阿霉素脂质体对5种人类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以荷S180小鼠为模型,考察阿霉素和阿霉素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膜分散法适用于制备阿霉素脂质体,其平均包封率高于95%;阿霉素制备成脂质体仍具备抑制肿瘤细胞株增生活性,并呈现时间依赖关系;动物实验表明,阿霉素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比阿霉素强,毒性比阿霉素低。结论此法制备的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高,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并且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实施临床药师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指出临床药师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我国药学教育的现状,阐述我国临床药师的培养方法,以逐步探索一条培养中国临床药师的途径,建立一支临床药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剂学课程内容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介绍现代药剂学的新进展,阐述理科性质培养的药学专业本科生药剂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新内容。对近期国内外代表性论文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高等教育药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现代药剂学新技术、新制剂和新剂型的发展概况,现代药剂学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型现代药剂学的教学应用具有广阔的教学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口腔永生化上皮(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HIOEC)细胞建立Transwell单细胞层转运模型,研究不同条件和不同渗透促进剂、不同转运添加剂对胰岛素在口腔上皮细胞渗透转运中作用的影响。方法以胰岛素为模型药,测定不同条件下(时间、温度、转运方向)、不同渗透促进剂(壳聚糖、蛋黄卵磷脂、Brij35等)、不同转运添加剂(秋水仙碱、多聚-L-氨酸)作用下胰岛素在HIOEC单细胞层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观察胰岛素的渗透转运特性。结果1)胰岛素在HIOEC单细胞层的转运不具有浓度、温度、转运方向依赖性。2)渗透促进剂Brij35、蛋黄卵磷脂和壳聚糖均能显著增加胰岛素在HIOEC单细胞层的渗透转运,其通过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膜脂质的有序性,改变插入到细胞间蛋白的构象和位置,从而增加单细胞层脂质流动性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空间,促进胰岛素的渗透转运。3)阳离子氨基酸多聚-L-赖氨酸通过与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破坏细胞膜脂质性质,打开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加胰岛素在HIOEC单细胞层的渗透转运。结论渗透促进剂可通过增加膜脂流动性、改变膜蛋白构象和位置、打开HIOEC细胞间紧密连接等方式提高胰岛素在HIOEC单细胞层的渗透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