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举证责任倒置概述 举证责任倒置的法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发布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二是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以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所谓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3~7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其分布规律,初探铅暴露对3~7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4-6月对顺义区5所幼儿园1 307名3~7岁在园儿童采集手指末梢血测定血铅水平,同时采用Achenbach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进行行为问题评估。按照检测的血铅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铅组(≥100 μg/L)和低血铅组(<100 μg/L)。男童CBCL总粗分≥42分,女童≥45分即判定为有行为问题。 【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3~7岁学龄前儿童血铅对数均值为3.328±2.765,血铅值≥100 μg/L占总测查人数的1.22%,血铅值≥200 μg/L占0.15%。高血铅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6.47%,低血铅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0.85%。高血铅组CBCL粗分及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低血铅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高血铅组在攻击因子、多动因子、违纪因子检出率显著高于低血铅组(P<0.05),女童高血铅组违纪因子检出率显著高于低血铅组(P<0.001)。 【结论】 高血铅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较血铅值<100 μg/L儿童多,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降低铅中毒对学龄前儿童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铅是一种对人体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铅中毒可对神经、造血、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造成损害[1],也会造成儿童认知能力的下降[2].学龄前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造成学龄前儿童血铅升高的原因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顺义区3~7岁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情况,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铅中毒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1举证责任倒置概述举证责任倒置的法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发布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二是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下称《条例》)[1]以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所谓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即:只要病人提出诉讼,医方就应当列举事实及证据材料,证明自己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否则医方就要承担责任[2]。  相似文献   
5.
崔文红 《泰山卫生》2007,31(4):11-12
举证责任倒置要求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重视护理记录的“证据管理”,准确及时的记录好本人自入院、住院到出院期间的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神经外科护理人员要增强法制观念,既要尊重病人,也要善于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病因学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1年5月至9月在北京市选取顺义、大兴、密云和延庆4个郊区/县,对所有四区/县的18月龄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儿童保健三级网管理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模式,先由一级保健网的社区医生对入选儿童进行儿童发育问卷调查以及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再由二级保健网的区/县妇幼保健院医生采用Gesell对DDST筛查阳性儿童进行发育评估;诊断为发育迟缓的患儿,转诊至三级保健网医疗机构进行病因学诊断,并进行随访和后续评估。对诊断发育迟缓患儿,按照1∶4方式选择筛查结果为非发育迟缓的同性别和同居住社区的儿童,进行病例配比,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描述及病例对照单因素分析。结果:北京市四区/县18月龄应筛查儿童4 037名,实际筛查3 182名,筛查率78.8%(3 182/4 037),诊断发育迟缓儿童22名,患病率6.91‰(22/3 182),其中15名为男性,7名为女性,男女比例为2.1∶1。顺义、大兴、密云与延庆四区/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为3.45‰(4/1 160)、4.50‰(5/1 111)、15.87‰(7/441)和12.77‰(6/4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母亲文化程度低、小于胎龄儿、多胎儿、生后严重疾病史、先天畸形以及体格发育迟缓是影响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四区/县78.8%的18月龄儿童发育迟缓筛查结果显示,发育迟缓患病率为6.91‰,而且具有性别和地区差异性,其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生物学等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崔文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72-173,175
目的通过2006~2010年儿童生命监测,准确获取顺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年间主要死因顺位情况。以明确卫生保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顺义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本区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在1.87‰~4.90‰、2.81%‰-5.59‰之间徘徊,5年问主要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和意外死亡。结论降低婴儿、新生儿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大力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当务之急;继续提高产科质量.以减少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的发生,从而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