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88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52例,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T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20min,平均(8.6±2.8)min,ST组为13—28min,平均(18.2±3.6)min,PDT组手术操作时间较ST组显著缩短(P〈0.01);PDT组术中出血量〈5ml的48例,〉5ml的4例,ST组〈5ml的4例,〉5ml的32例,PDT组术中出血量较ST组显著减少(P〈0.0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ST组为11.1%,PD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T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术。除未成年人外,PDT可以广泛应用于ICU中的危重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血流动力学及痰液引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5例 ARDS 患者,监测初始仰卧位、侧卧位1小时后、转仰卧位1小时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痰液引流量等指标。结果与初始仰卧位比较,患者侧卧位1小时 PaO2(75±12)mmHg vs (65±11)mmHg,PaO2/FiO2(280±14)mmHg vs (200±20) mmHg 明显升高(P <0.05),SpO2(96.5±2.2)vs (88.5±1.2)明显升高(P <0.05),且转仰卧位1小时仍能保持, MAP、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侧卧位1小时气道痰液引流量较初始仰卧位明显增加(15.2±1.8)ml vs (8.2±2.0)ml(P <0.05)。结论侧卧位通气可改善 ARDS 患者的氧合,且恢复仰卧位后氧合改善持续存在;可改善气道痰液引流,但对血流动力学、呼吸机力学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经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心功能Ⅳ级的ACPE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比较BiPAP治疗前及治疗后2h,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由心功能Ⅳ级转变为心功能Ⅲ级6例,心功能Ⅱ级12例,2例无效患者及时改行气管插管。经面罩BiPAP治疗2h后患者的MAP、HR、RR、PaO2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生与正压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ACPE患者,只要符合无创机械通气的基本要求,使用经面罩BiPAP治疗,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的优点,可作为ACPE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与自主呼吸试验方法对准备撤机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指导临床撤机。方法入选32例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达到撤机标准。所有患者先后采用3种方法的呼吸试验即ASV(适应性支持通气)、低水平PSV (7 cm H2 O)和T管试验,每次呼吸试验持续20 min,每种呼吸试验结束时,以下通气参数被记录:潮气量( VT)、呼吸频率( RR)、血氧饱和度( SaO2)、气道闭合压( P0.1)、最大吸气压( Pimax)和呼吸浅快指数( RSBI),比较在采用3种不同方法时各呼吸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30例患者成功完成了3种呼吸试验,在应用ASV、低水平PSV时,患者的P0.1、Pimax、RSBI和RR与T管比较均明显降低,而VT和SaO2均增加,ASV组、低水平PSV组各参数与T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水平PSV组P0.1、VT与ASV组比较是下降的,而RR是增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ASV组、低水平PSV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优于T管试验,ASV组更有优势,对临床进行撤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1-2014-05间在我科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右美托咪定组2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咪达唑仑组20例,给予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维持Ramsay镇静评分3-4分,记录两组患者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1 h(T1),用药后6 h(T6),用药后12 h(T12)的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等数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布托啡诺用量、达到目标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唤醒时间、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用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小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间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起效快,易唤醒,具有一定镇痛作用,可减少布托啡诺用量,镇静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感染程度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PCT含量,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对32例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30例无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2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血浆PCT和CRP水平的测定。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测定。结果有创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T和CRP值分别为(0.42±0.19)ng/ml和(1.10±0.30)mg/L,有创机械通气组PCT和CRP值分别为(6.25±4.16)ng/ml和(46.86±18.59)mg/L;无创机械通气组PCT和CRP值分别为(3.35±2.12)ng/ml和(41.29±16.30)mg/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有创机械通气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值比较,有创机械通气组高于无创通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及CRP联合测定可以预测有创与无创械通气COPD患者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重症肺炎治疗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乙酰半胱氨酸组(n=30)、利奈唑胺组(n=30)、联合组(n=31)。乙酰半胱氨酸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利奈唑胺组给予利奈唑胺治疗;联合组给予利奈唑胺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情况;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乙酰半胱氨酸组、利奈唑胺组比较,联合组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PaCO2、IL-6、TNF-α、PCT水平降低(P<0.05);MMF、FEV1/FVC、SaO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