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D)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3例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D)组143例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组60例,根据检测结果 ,在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腋窝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评价以判断手术效果。结果 203例患者均成功切除前哨淋巴结,成功率100%,203例患者在随访期限内无死亡及肿瘤复发情况。两组患者麻木、肿胀、疼痛、感觉减退、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ND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ALN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腋窝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SLND能够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式改进对近期、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改良组8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100例,行标准乳腺癌根治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近期疗效明显改善,伤口小、美观,恢复快,皮瓣坏死少,伤口积液发生率减少,上肢肿胀也较少发生(P<0.05),其远期疗效与对照组相仿,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术式的改进能够减少近期的并发症,同时也能达到传统术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肿瘤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已成为乳腺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传统的乳房肿块切除术通常会在乳房表面留有多处疤痕,影响美观,即使采用乳房隐匿性切口也难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甚至会因此延误疾病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55岁,因"大便次数增多4月余"于2018年9月12日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4~6次/日,稀便、无便血,体质量下降约1 kg,自行口服药物稍缓解。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11.83μg/L;糖链抗原24-2(CA24-2)39.98 U/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5.25μg/L,其他相关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腹部CT示:1.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瘦素诱导下端粒酶反转录酶与乳腺癌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以乳腺癌MCF-7细胞系为处理对象,通过细胞培养传代得到足量乳腺癌细胞,以1×10^5个/孔种植于96孔板,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以10 nmol/L瘦素处理细胞,对照组饥饿后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瘦素刺激前后两组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端粒酶反转录酶单表的表达情况的改变。设计针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的特异性实验,下调乳腺癌细胞中STAT3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下调STAT3表达水平前后及瘦素刺激前后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瘦素处理后,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都出现了倍数增加,其中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比对照组增加了(3.2±0.5)倍(t=2.675,P=0.009),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比对照组增加了(2.5±0.3)倍(t=2.352,P=0.032)。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 STAT3表达水平下调的情况下,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水平也随之下调(t=2.019,P=0.045),而且经瘦素处理后,瘦素对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水平上调的现象也没有出现(t=2.348,P=0.037)。结论瘦素通过STAT3信号途径上调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研究手术切除联合服用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自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5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服用乳癖消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除联合服用乳癖消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略少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服用乳癖消片对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改善了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小病变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利用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138例乳腺微小病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创旋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肿块均被准确、完全切除;术后除2例发生局部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学诊断纤维腺瘤40例,乳腺纤维增生90例,乳管内乳头状瘤3例,不典型增生3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病理结果阳性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于临床难以发现的<1 cm的微小病变可完整切除并获得病理学诊断,能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乳腺癌术中局部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1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或根治术,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术中术野局部予以沙培林浸泡,对照组60例患者术野局部不予以沙培林浸泡。观察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住院天数、术后5年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乳腺癌术中局部应用沙培林可减少引流量及住院天数,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手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我科2008年3月-2008年12月对326例患者406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手术切除。对活检病理为良性的患者进行不少于8个月的随访;对于恶性或交界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个别组织学和影像学特征不一致的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活检。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恶性及良恶交接性病例共14例,均接受开放性手术。其中组织学低估1例(7.1%),针道种植1例(11.1%);312例共392个病灶为良性病变,其中假阴性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5例(1.5%),无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微创手术能完全切除5-30mm的乳腺病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