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遗体捐献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遗体捐献对于科学普及、医学进步、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和文明建设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我国的遗体捐献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据对各地目前遗体捐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遗体捐献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伦理观念障碍、法治建设滞后、人文关怀缺乏等诸多因素,这些是推动我国遗体捐献事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医学史视阈下医学与宗教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与宗教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然而将其置于医学史的视阈下,就不难发现二者间的多维关联。医学与宗教不仅存在同根同源的共生关系,且有许多相契合的主题。当前在医疗实践中也存在着了解宗教知识并挖掘其有益资源的现实需要,而宗教文化中的诸多人文价值,也能负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理念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由于人文教育理念缺失引发的教育功利化、非人性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本身的生存发展及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围绕人性化、个性化、综合化和社会化四个中心价值观念重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念,以期真正发挥大学的人文教化功能,重塑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生中开展死亡教育的意义及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死亡教育肇始于西方,目前在中国内地尚处于教育的盲区。医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更有必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可以使医学生真正地思考生命与死亡,在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特别是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医学生的死亡教育需要整合多学科理论,形成持续、开放、多元、实用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的未来职业关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开展生死观教育尤为重要。然而,在现阶段医学教育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学院校对生死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医学院校需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使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并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实现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回归与重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彰显了红医精神深刻而丰富的时代价值,既为新时期医学生培养赋予了崇高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提供了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及特殊的时代背景,以社会和高校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结合当前医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利用环境渗透法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等多重渠道,积极开展对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科学精神教育,以期培养政治坚定、医术精湛、甘于奉献、德才兼备、能够堪当大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患者的猜疑、矛盾心理和医务人员的困惑、消极自保态度使医患彼此间产生信任危机,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这会影响患者健康利益诉求的实现和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应加强医患沟通,注重口头语言的运用,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促使双方互相理解与了解,使医患关系趋于和谐。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有资料显示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中医方的非技术因素占据主导。从社会、伦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慎独精神的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空场、人文关怀的缺失以及对“救死挟伤”神圣职责的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