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推拿对全臂丛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全臂丛损伤术后患者95名分为三组,推拿理疗组33名给予推拿和理疗方法(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疗)治疗,脱落2名;理疗组33名仅给予理疗方法治疗,脱落3名;对照组29名手术后回家自行康复,脱落8名。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评分、肌力评价、神经-肌电检测。结果:推拿理疗组和理疗组对全臂丛损伤术后患者均有良好的康复效果,推拿理疗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在上肢功能和肌力方面,自第一疗程起,理疗组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推拿理疗组效果优于理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肌电图反映三组患者均有出现新生电位,推拿理疗组效果优于理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臂丛神经术后的康复是临床恢复的重要内容,推拿能活血化瘀,促进神经再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家兔颈椎间盘倾斜角度的侧面出发,研究推拿手法与颈椎曲度、生物力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家兔颈椎进行CT扫描,通过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将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运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及ANSYS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软件对图像和三维颈椎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三维模型同一椎间盘节段倾斜角度比较:相同椎间盘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椎间盘1、3、5、6节段颈屈后伸位模型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屈20°应力下同一颈椎节段不同曲度模型间应力比较:颈屈后伸位模型椎间盘倾斜角度虽然与正常曲度位模型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变化不大.结论:颈屈后伸位(即模拟推拿后伸手法)各节段椎间盘应力变化处于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一临床和机理研究两方面综述近年来对推拿镇痛作用的研究。认为推拿是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脊柱病相关性疼痛、癌症晚期痛、神经性疼痛、原发性痛经、炎性疼痛的有效疗法。同时,从中医理论、外周水平机制、脊髓水平机制、脊髓上中枢水平机制及心理性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推拿镇痛机理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动物行为学及免疫组化方法探讨中医"以痛为腧"推拿按压法对慢性坐骨神经痛(CCI)模型大鼠脑内镇痛核团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法制作慢性坐骨神经痛模型大鼠,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推拿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推拿组每天给予环跳穴推拿治疗,共持续4周;模型组、假手术组不做干预治疗。同时用热测痛法测量记录各组大鼠痛敏分数;于试验结束时直接取脑,免疫组化法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核团内γ-氨基丁酸(GABA)、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活性表达水平。结果:推拿组大鼠痛阈不断提高,痛敏分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推拿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核团内GABA、GABAAR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环跳穴推拿按压法对CCI大鼠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枢某些核团的GABA和GABAAR含量增加及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5.
收集近5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SCI等数据库中疼痛机制、治疗等相关文献。文献分析表明:疼痛的中枢及外周机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与疼痛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因子,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疗方法。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在疼痛治疗中也有了较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临床和机理研究两方面综述近年来对推拿镇痛作用的研究。认为推拿是临床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脊柱病相关性疼痛、癌症晚期痛、神经性疼痛、原发性痛经、炎性疼痛的有效疗法。同时,从中医理论、外周水平机制、脊髓水平机制、脊髓上中枢水平机制及心理性机制等几个方面对推拿镇痛机理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