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与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联合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of endometrium,AE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就诊的32例AEH患者给予GnRHa与曼月乐联合治疗。每隔4周皮下注射一次GnRHa,共用药3个周期。于第1次注射后月经第3~5 d放置曼月乐。比较治疗前、治疗第4、7、13个月内膜厚度及月经量变化。13个月后取出曼月乐行诊断性刮宫,观察子宫内膜病理学形态,然后有生育要求者行助孕,无生育要求者宫腔内曼月乐继续放置。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月经PBAC评分平均为(137.8±44.9)分,治疗第4、7、13个月月经PBAC评分分别为(35.7±12.8)分、(22.6±7.9)分及(12.2±2.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内膜厚度为(14.8±4.3)mm,治疗第4、7、1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6±2.1)mm、(6.2±2.5)mm及(5.3±1.4)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病理结果:18例轻度AEH均逆转为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10例中度AEH中8例逆转为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2例逆转为乳头状增生,伴间质水肿;4例重度AEH中1例逆转为子宫内膜间质蜕膜样变,3例逆转为乳头状增生,伴间质水肿。结论 GnRHa与曼月乐联合应用能逆转AEH,有效减少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月经量,对有生育要求或者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为肝组织工程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以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对种植于基底膜基质中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三维立体诱导培养,在培养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形态观察、AFP、Alb的免疫组化荧光染色及靛青绿的摄取与排泌试验。结果:该条件下诱导后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成肝细胞样细胞,阳性表达肝细胞特有表面标志AFP、Alb,并具备肝细胞特有的摄取与排泌靛青绿的活性功能。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及基底膜基质可能在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提供适宜的微环境并起重要作用,这为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神经侵袭(PNI)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02~2012年接受根治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65例早期(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神经侵袭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 ?2检验结果显示:PNI与淋巴结转移、切缘累及、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均显著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PN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低于PNI(-)组患者(P=0.04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侵袭不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628)。结论宫颈癌神经侵袭与宫颈癌患者预后有关,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中同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术中保肌是目前探讨的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ME)及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肌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医院2000--2006年间4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进行顺利,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局部复发17例.占手术病例总数的4%。1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63.1%。结论:低位直肠痛保肛手术中行TME及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