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懿  岑贞娇 《当代医学》2011,17(28):104-10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增强比浊法、氧化酶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117例患有各种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当Scr正常时,Cys-C异常检出率达33.1%,明显高于β2-MG,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ys-C与传统肾功能相比,临床上优于Scr,比β2-MG敏感,是一项能反映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灵敏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假丝酵母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与标本来源、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4—5月某院新生儿科病房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采用试剂盒对菌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试,并采用MLST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型,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分离15株白假丝酵母菌,来自4例患儿和1名医务人员,15株白假丝酵母菌经MLST获得3个序列型(ST),其中13株为ST1997,另外2株分别为ST1359和ST1933。经eBURST软件对ST分型进行聚类分析,ST1997菌株属于Group 13,ST1359菌株属于Group 1,ST1933菌株属于Group 20。同一患者外周血和外周静脉导管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属于同一克隆株。结论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白假丝酵母菌血流感染的暴发,应积极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新生儿科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胎膜早破与产程开始后胎膜破裂患者羊水细菌与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2019年羊水培养情况,将羊水培养阳性患者分为胎膜早破组与产程开始后胎膜破裂组(正常胎膜破裂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羊水检出病原菌的构成及主要致病菌的药敏特征。结果 胎膜早破组共纳入98例,正常胎膜破裂组共纳入197例。2组羊水检出最多的致病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55.45%vs.49.56%,P>0.05),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道加德纳菌。革兰阳性球菌是羊水第二大类病原菌(32.73%vs.30.97%,P>0.05),以无乳链球菌为主。另外,2组羊水检出的真菌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vs.14.60%,P<0.001),胎膜早破组检出白念珠菌比例较正常胎膜破裂组低(2.73%vs.13.27%,P=0.002)。2组检出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糖肽类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均敏感,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且胎膜早破组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远低于正常胎膜破裂组(40.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