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的特点。方法常规检测86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结果本组患者锌降低67例(77.9%),钙降低10例(11.6%),铜降低8例(9.3%),铁升高29例(33.7%),镁升高29例(33.7%),镁降低10例(11.6%),铅均正常。结论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变化较明显,以肝硬化患者锌元素降低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复习国内外有关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文献及初步总结。结果: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有效的治疗肝衰竭的手段已被临床证实。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开辟了一条治疗肝衰竭的新途径,它为患者等待肝移植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6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603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居住地、接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临床转归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HFMD男性易发,占63%;HFMD的发病年龄集中在1~5岁间,占84.1%;农村患者居多,占67%;有明确接触史患者为59.9%;首发部位:首发于口腔者占69.8%、首发于手或足者占20.1%,首发于臀部者占10.1%;全身表现:伴发热者占57.9%,伴肝功能损害者占3.7%;临床转归: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HFMD具有一定的自身临床特点,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46例SARS抗体远期临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抗体的产生及存在时间。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46例SARS患者于出院2年后集中复查,并对其住院期间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发病12~20d检出率为89.1%。2年复查SARS抗体IgG阳性率为100%。结论:发病后12~20d检测高峰期,SARS抗体稳定存在2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深入了解各种急慢性肝病微量元素变化特点,指导肝病的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急慢性肝病患者微量元素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锌降低67例,发生率为77.9%。钙降低10例,发病率为11.6%。铜降低8例,发生率为9.3%。铁升高29例,发生率为33.7%。镁升高29例,发生率为33.7%。镁降低10例,发生率为11.6%。结论:各种急慢性肝病的微量元素变化较明显,其中以肝硬化患者的变化最为显著,以锌元素降低的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肝炎(SH)的有效药物,研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SH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62例SH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能量补充、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肝、血浆蛋白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5g/次,1次/d,共5d。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生化;应用普利生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PT、APTT、TT和FIB)。观察时间最长6周,对生存病例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生化学方面(TBil、PT、PA和CHE),经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30例患者中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效12例,有效率为3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胸闷、轻度气短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结论应用IVIG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SH,可以有效改善SH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显著提高SH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病死率,且不良反应轻微,是SH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2011年1-6月份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人工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8株,分离率排在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链球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分别占35.14%、17.86%、17.86%.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克拉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分别是100%、80%、50%、50%.沙门菌对氨苄青霉素100%耐药.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60%.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对青霉素敏感,对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耐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株,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临床分离病原菌阳性率低,综合培训,提高阳性检出率;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日渐严重,临床感染病原菌的监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转换与HBV DNA应答快慢的相关性。方法在48例经替比夫定治疗48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观察应答反应。结果本组替比夫定治疗患者在治疗48周结束时,48例患者中有30例(62.5%)HBV DNA转阴,18例HBV DNA持续阳性。在30例HBV DNA转阴患者中,发生HBeAg血清转换16例(53.3%)。其中在12周内发生HBV DNA转阴的15例中,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12例(80%);在24周以后发生HBV DNA持续转阴的15例患者中,仅有1例(6.7%)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谷丙转氨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24周内HBV DNA快速下降到不可测水平是预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冯铁柱  岑枝梅 《临床医学》2008,28(9):120-121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1例药物性肝炎,就其药物种类、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性肝炎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占87.5%.导致肝炎的药物:中药46.3%,抗结核药22.3%,抗生素5.8%,环孢素A 3.3%,脑血管病药2.5%.临床表现急性肝炎者95%,慢性肝炎者5%.经停药并给予保肝治疗,105例预后良好,占86.8%.重型肝炎发生率13.2%,病死率6.6%.结论 应高度重视药物性肝炎,中药、抗结核药及抗生素是导致本地区药物性肝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侵入人体后主要感染肝脏细胞,可以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相关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近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3.5亿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